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赫鲁晓夫.在中国一直是“阴谋家”、“修正主义”的代名词.又有“赫秃子”、“不须放屁”等鄙夷的称谓和贬斥。1971年9月赫氏逝世后,《人民日报》报道的是“赫鲁晓夫死了”,快意之情毕现。那么,赫氏是否就是这样一个“狗屎不如”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32.
33.
“国家消亡”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在否定了“国家消亡”论后转向了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认同,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则高举“国家消亡”论的理论旗帜,打碎了旧的俄国国家机器,赢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后,面对历史条件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开始不断提升国家在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地位,到斯大林时期最终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观念形态。20世纪前半期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变迁及其对20世纪中国政治的重要影响表明,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审视“国家消亡”论,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消亡”论仍有重要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34.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资金组织形式,股份制有自己演化的规律。而人们对这种规律的发现和揭示,又与股份制发育程度及其规律展示的程度有关。生活在股份制发育水平较高地方的进步者所提“股份制中性论”和“股份制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今日中国大中型国企的改革而言,应当说是很有借鉴价值的。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进步学者的这种理论成果借鉴不够,往往仅以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下简称《帝国主义论》)一书为据,对之否定过多。本文主旨,便在于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准绳,矫正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35.
本·阿格尔卓越地洞察到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将社会主义的实现看作是结构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相统一的结果,但由于他沿着人的危机(人的异化)、生态危机、社会危机这一思路来建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回到了马克思早年不成熟的抽象人本主义老路.本·阿格尔的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企图重新把现代化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只能是一种空想的"革命"理论.他所提出的将马克思主义和美国民粹主义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北美化道路由于未涉及所有制这一根本问题,自然是一条修正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36.
倍倍尔在晚年,在领导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参加第二国际的活动中,犯有不少带有中派主义倾向的错误。这些错误被右派利用而造成了严重后果。应该以此为鉴戒,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以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为代表的左派,曾经批评了倍倍尔的错误,他们靠拢列宁主义。而倍倍尔则接近中派主义。把“左派之首”这顶桂冠奉送给倍倍尔,他岂能受之无愧?  相似文献   
37.
1966年11月,在天津休养的周扬被拘押。从批判者一变而为被批判者,他生涯中特殊的9年开始了。其实,在此前的几个月,批判他的浪潮早已波澜壮阔。“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与著名的“文艺黑线”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的经典文献《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认了“文艺黑线”的存在:“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々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  相似文献   
38.
韩月香 《肇庆学院学报》2009,30(1):12-16,27
批判修正主义思想是共产国际运动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甚至是派别的利益蒙蔽,这种批判带有很大的意识形态偏见。超越意识形态的话语遮蔽,我们会看到修正主义者的很多主张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远比现象复杂得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就应该更平静、更理性地清理这段历史公案,梳理这段在思想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历史论辩,以探取新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9.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全面系统地了解外部世界对于"一带一路"的真实态度和其内部的观点分歧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美国的态度较为关键。论文选择了美国多家核心智库作为观察对象,系统检视了美国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及其认知分歧,结果发现美国国际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其是出于经济发展动机还是出于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动机。进一步地看,这种对于"一带一路"经济和地缘政治目标的不同判断,反映出美国战略层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多重定位,而这种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多重定位表明,虽然美国对华越来越疑虑,但美国战略界整体上仍然未把中国视为一个修正主义国家,未从根本上认定中国正在挑战美国霸权和当前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40.
柏定国 《云梦学刊》2002,23(1):56-60
对“修正主义文艺”发起批判的思想基础有三 :一是文艺所反映的社会目标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的本质预设 ;二是“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功能预设 ;三是革命实践中对“现代性”的误读。当无节制的个人崇拜造就的无可比拟的领袖权威介入文艺活动之后 ,被认定是为“修正主义”路线服务的文艺便无逃于被彻底批判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