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9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一、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罪的概念及其构成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罪,是指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相似文献   
33.
夏良田 《东岳论丛》2005,26(4):150-153
证明责任倒置理论是对“谁主张,谁证明”的一般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重要补充和修正,虽然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分配原则体现了基本的公正观念,但是,对有的特殊情况如果仍然固守这一传统分配原则,让主张者对一些其不能举证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这不仅将不利于案件事实的发现,也将影响程序和结果的公正。因此,证明责任倒置理论从证据的距离、为被告人所独知、公平的角度考虑,确立被告人对部分特殊事实承担证明责任,更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发现事实真相的目的、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安全、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司法成本。因此,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倒置制度的适当确立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证明责任倒置是将部分事实的证明责任倒置给被告方承担,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否则容易加重被告人证明责任,陷入有罪推定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34.
新政新规     
《山西老年》2012,(7):68-68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如果因垄断行为遭受损失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受理;对于联合提价等垄断行为,被诉垄断企业应承担举证倒置责任。该《规定》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35.
通过科技英语词汇和句法的应用,探讨了科技英语由于信息量很大,需要用省略和倒置的方法以突出传递的信息,指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应注意修饰和被修饰成分之间的上下文逻辑关系。只有正确的理解原文,才能准确客观地翻译出原文的信息。  相似文献   
36.
高圣平  杨旋 《创新》2011,5(6):80-85,128
环境污染责任属无过错责任,原则上以环境污染行为、损害事实、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三项为构成要件。环境污染责任作为一种危险责任,不要求污染行为具有违法性。环境污染责任的保护范围主要限于物质性人格权和物权.不包括环境权。环境污染的损害类型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精神损害。在因果关系方面,我国相关法律确立的举证责任倒置模式与比较法上一些采用因果关系推定的新理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7.
刑讯逼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程序意义上的刑讯逼供行为,二是指实体意义上的刑讯逼供罪。目前,中国对于前者规定了详细的证明责任分配,而对于后者则规定得不是很科学合理,成为导致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一个因素。因此,必须对相关的法律进行修改,将证明责任分配给控方或者公安司法机关,以期遏制刑讯逼供,保障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8.
当前,国内农民工维权活动经常遭遇“举证难”的困境,且建立农民工档案已被许多地方规定为用工单位的义务,因此在涉及农民工权益的诉讼或仲裁时,应采取“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农民工只需要提供基础证据,而由用工单位承担提供农民工档案等证据的举证责任,以此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9.
我国《行政诉讼法》首次对举证责任制度加以规定,但并未对其做出详尽的说明,因而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举证责任的具体分配规则争论颇多。本文从举证责任的涵义和性质入手,分析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以求对该问题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40.
华裔美国作家玛克辛洪金斯敦的作品用“边缘”文化抗衡主流文化,意蕴深邃。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男女平等是女性主义文学永恒的主题;其二,建构女性权威,主张男女地位错置是对女性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创见;其三,女性主义的写作手法--缝制百衲被在作品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