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奎龙 《东西南北》2008,(12):73-73
提到娱乐圈中的明星,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外号周董的男人——周杰伦,他从唱歌染指影视圈,驰骋于各类广告代言之中,左右开弓。当然,这还远远没有达到他的目标。曾经有人将一直在娱乐岗位上兢兢业业、忙到没有时间娶妻生子的刘德华称为"劳模",照周杰伦的发  相似文献   
32.
《恰同学少年》之所以热播,从审美文化视角看,是因其平民化视角叙事,将历史问题现代化,从立志、修身这一层面来营构了青少年群体的成才“白日梦”。湖湘文化则成为该剧的核心价值,满足了社会转型期观众进行精神寻根的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33.
《社区》2008,(5):19-22
郎朗,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青年钢琴家。他是第一位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中国钢琴家。他被数家美国权威媒体称做“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人物》杂志称其为“将改变世界的二十名青年”之一。  相似文献   
34.
陕西文学苦质精神的遗落与重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利 《社会科学》2007,(2):184-192
新时期陕西文学具有的文学审美的苦质精神铸就了陕西作家的悲悯情怀,实现了以泛神性偶像的创造救助与超越生活苦难的鲜明特色。但近十年来,陕西作家后继乏人,陕西文学的苦质精神明显遗落。造成文学精神遗落的原因,其一是过度强调生活化,片面看重时代性;其二是哲学的短视与文化素养的欠缺;其三是泛神性偶像创造及其现代价值悬置。面对困境,“陕军”除了要坚持自己的优长,坚守文学的苦质精神外,还必须加强现代文化哲学的修养,强化主体意识与人类意识,以时代的文化理性对民族生活和传统文化加以透视、熔炼和重铸。  相似文献   
35.
36.
复制偶像     
1941年,他出生于日本大阪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他的邻家大叔是一位木匠,这位大叔非常喜欢他,不仅常带他玩,而且还教他用木头制作各种玩具。13岁时,他与木匠大叔合作,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了一间阁楼。看着自己这件"作品",他非常骄傲,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当一名建筑师。高中毕业时,他想报考大学建筑系,但由于家庭贫困,他只好放弃了大学梦。走向社会后,  相似文献   
37.
媒介话语中的评价资源为读者感受和判断所报道的事实提供了重要依据。在 Martin等人提出的评价理论的框架下,统计分析了中外8家主流媒体对姚明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新闻报道中的态度资源的分布情况,旨在分析这些评价手段对姚明形象塑造的不同作用,进而探讨导致各评价手段使用频率不同的原因,从而说明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介话语中的评价资源对体育明星形象的塑造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谈崇拜     
闫恩虎 《领导文萃》2007,(1):105-106
再蠢的人,都会有一两个崇拜者;同样,再伟大的人,内心都有一个自己崇拜的偶像。尼采说:“上帝死了。”要拿着斧头砸碎一切偶像,其实,他的内心也有一尊更强裂的偶像,那便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39.
小引 关于“超级女声”的讨论文献已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视角、内容和态度五花八门。本文不准备像其中的许多讨论那样试图对“超级女声”产生的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社会后果进行分析和预测,也不试图对这一现象的是非曲直做直接的道德评判,而是尝试从建构论和意识形态理论角度对这一造星运动做简单的社会学分析,厘清其中不同社会关系的建构、变动及其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   
40.
壮族麽教是历史上壮族各地盛行的民族民间宗教.壮族麽教已从原始宗教形态向人为宗教过渡,其重要标志是树立了统一的最高神布洛陀.这位集人文始祖、古代氏族部落领袖兼大巫师于一身的麽教主神,从壮族先民的创世神话演变而来,由自然神演化而成社会神,由创世祖先神演变而成民间宗教神,最终成为壮族麽公及民众顶礼膜拜的偶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