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0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37篇
丛书文集   1988篇
理论方法论   263篇
综合类   2616篇
社会学   15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试论儒、道、侠思想对李白个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人称“诗仙”,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他深受儒、道、仙、侠等各种思想的影响,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力量。他的文学作品飘逸隽永,气势豪迈。文章试通过对李白个性的分析,来了解儒、道、侠思想对一代诗仙李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滞后的现实,从市场、技术和信息三个层面探析农村生产合作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机制。农村生产合作组织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市场推动机制、技术引擎和信息服务,能消减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市场风险,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最后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天道观是林慎思对道德教化进行论证的理论前提之一。根据林慎思的思想,“天”和“天道”都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能够为人所认识和利用;社会管理者应当顺应“天道”,积极地对民众施行教化。在道德教化中,林慎思既强调要贯彻明确的“道”的原则,又认为教化实施者自身的素质和行为对教化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儒家从产生时起,所提倡之学说便将个人的社会定位放在第一位,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建构是儒家学说讨论的中心问题。荀子宣扬的礼乐教化学说继承了传统儒家的这一特点,并且适应了新的时代形式的需要,将儒家的礼乐学说由以往单纯道德修养方法发展成为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手段,对后来封建社会的巩固与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和”与“同”本是古代两个哲学概念,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史伯与晏婴作了二者相反的理论阐述。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其前人“和同之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新命题,这一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的主张,对推动21世纪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96.
贵和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主导精神.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儒家贵和思想取消斗争与矛盾,缺乏发展观念,是封闭、消极和保守的调和主义与折中主义,在整体上是落后与腐朽的.这些评价都是失之偏颇的.在哲学的视野下,从本体论、辩证法、价值现、方法论等多维视角来深度解读儒家贵和思想,就会发现其所蕴含的积极、合理的因素仍值得挖掘与发扬,我们应对其进行重新诠释,并赋予其时代新义,创建新时代的和谐现.  相似文献   
997.
998.
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界人才培养理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伦理规范、道德人格、思维方式的教育,这首先要求教育者要先树立德育为首的价值观。而儒家德育为首的办学育人理念、教者必须先"正己"后"正人"的德育师范性理念和教者"温而厉"的忠爱德性感化思想,为当今教师的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999.
许多思想家都对人性提出过精辟论述,以此建构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系列理论.而先秦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法思想的渊源之一,其对于人性的阐释对了解和分析中国社会、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无疑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对先秦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的观点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鉴古思今,希望能对我国现在所经历的变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兵家和儒家不仅有丰富的管理思想,而且二者还有诸多融会贯通之处。本文拟从管理的战略、策略和方略三个层次,对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与兵家鼻祖孙子在民本论、义利论、协和观、权变观、激励术、统御术等六个方面的管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者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