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78篇
  免费   759篇
  国内免费   141篇
管理学   2876篇
劳动科学   224篇
民族学   575篇
人才学   785篇
人口学   318篇
丛书文集   6846篇
理论方法论   2564篇
综合类   13497篇
社会学   3243篇
统计学   350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622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600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514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857篇
  2014年   2278篇
  2013年   1951篇
  2012年   2121篇
  2011年   2287篇
  2010年   2132篇
  2009年   2181篇
  2008年   2687篇
  2007年   1755篇
  2006年   1543篇
  2005年   1426篇
  2004年   1461篇
  2003年   1340篇
  2002年   937篇
  2001年   772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6月22日,全国人社基层宣传平台建设试点暨人社政策主题宣传年活动推进会在玉溪市召开,此次会议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宣传工作座谈会部署,总结交流第二期基层宣传平台建设试点经验和人社政策主题宣传年活动开展情况,安排部署第三期基层宣传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和今年下半年人社政策主题宣传年活动.会上,北京、安徽、广东和青海就人社基层宣传平台建设试点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河北、江苏、重庆、新疆就人社政策主题宣传年活动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经验交流后,人社部宣传中心主任杨秀清作了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992.
范小青的短篇小说叙事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委婉多讽的笔调写尽人生百态,平淡冷峻的语调中透露出对世俗人生的关怀。范小青短篇小说叙事的反讽手法突出,通过言语反讽来表现乡下人进城难以融入城市生活,身份迷失的生存困境;通过情境反讽和结构反讽来分析范小青的短篇小说现代人存在感低下,人被异化的精神困境,从而体现范小青对底层人民生活关怀和悲悯的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993.
春秋末期,齐国君主景公患了水气内停病,一直未见好.这天夜里,景公忽然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力不能胜,醒来之后担心这是否预示自己死期将近? 第二天早朝,景公对当时的国相晏子说:“昨晚我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被打败,我大概快死了吧!”晏子略加思索,说:“请个占梦的来预测一下吧.”景公准许后,晏子就派人用车去接占梦者,而自己站在宫中的小门边迎候.占梦者到后,晏子告诉他景公做梦.占梦者说:“让我先查一下占梦的书,看上面怎么说.”晏子说“不必查了.  相似文献   
994.
张淑华 《社科纵横》2014,(12):102-10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其中城市贫困儿童的困境成为引人注目的时代问题。作为社会转型时期杰出的女性思想家和改革家,简·亚当斯积极参与到"拯救儿童"的改革潮流中。她对童工、少年犯罪、儿童教育以及儿童健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为改善儿童的处境作了大量工作,为美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95.
2012年,我来到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为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提供服务和支持.在这两年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与无奈.因为患病,许多家庭支离破碎、经济困难;因为患病,许多家庭饱受折磨,受尽白眼;因为患病,他们犹如被命运之神抛弃,陷入绝望的泥潭……  相似文献   
996.
像其它艺术形态一样,文学的创新以转型时代的文化碰撞、流变为底色.是一个时代精神状况的写照。每个文学巅峰的到来,都有文化的创生与繁荣作为铺垫。正是从东汉初年开始的外来佛教文化与本土儒、道文化的融合与重构.为中华唐、宋文学的高峰做了充分的精神准备:而利玛窦则开启了中、西文明的第二季大规模碰撞、裂变与创生,带来了中华文学从明清到现当代的又一个花团锦簇时代。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两种文化的交触是必然也可能完成的,并将会带来文学艺术的创新、繁盛时代。面对“时代转型与文学创新”的议题,坚持这样的文化自信与定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7.
在寄养儿童离开寄养家庭的过程中,寄养儿童和寄养家长先前的生活状况会发生明显变化,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998.
路新和 《中华魂》2014,(24):50-51
法国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说过:“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了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了这些日子。”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种境界。虽然我们一生中不见得能干出轰轰烈烈的业绩,但精神却可以力求变得更加崇高而不朽;不在于你的官高位显和财富的拥有,而在于你对社会的贡献和付出,在于你的成就留给他人的精神价值。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  相似文献   
999.
知青小说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复杂的创作姿态中蕴涵着知青们对历史和自我的复杂认知过程,其艺术个性也凝结着他们独特的生活和文化印记.历史孕育了知青作家这一群体,并帮助他们促动了新时期文学的反思潮流,提升了新时期文学的总体品质,但也赋予了他们难以摆脱的精神局限,制约着他们的创作水准和艺术生命力.对于这一与历史和人生复杂交织的文学,需要给予更客观理性的考察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00.
重拾工匠精神是当今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本文分析提出,德育课程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要阵地,教师应根据职校生的认知行为特点,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纳入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内容当中,使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理解并实践工匠精神,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