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引伸了Taylor公式的表达形式,并将这些结果应用到研究微分方程解的性态中去,利用Taylor公式这一古典数学问题,建立现代拓扑方程解的振动性充分判据.  相似文献   
12.
埃文一佐哈尔创建的多元系统论自诞生以来,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的新途径,将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多元系统论对文学翻译尤其是翻译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阐释力,但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多元系统论为框架,结合《飘》的两个中译本,从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充分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多元系统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运输需求的公路网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度量公路网系统可达功能的实现状况,运用系统分析理论,对公路网可达性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由于路网可达性应包含空间可达性、运输可达性2个方面的内容,基于公路网建设的目的,不考虑运输需求的路网可达性只是空间可达性,不足以反映路网可达功能的实现状态。同时认为,由于空间可达性应从空间可达的状态与经济合理性2个方面考虑,而运输可达性是指现行路网供给条件下的运输充分性及运输经济性,现行公路网可达性测算方法难以显现线路等级合理性、运输充分性与运输经济性。为此,建构了公路网可达性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4.
欧美《隐私盾协议》失效后,双方为了恢复数据跨境流动秩序,于2022年底达成了“数据隐私框架”。该框架旨在回应欧盟法院在“《隐私盾协议》无效案”中提出的主要关切。2023年7月,欧盟委员会基于该框架对美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水平发布了充分性认定决议。然而,该框架并未对美国情报机构大规模收集数据与窥探隐私的行为施加实质性限制。此外,框架建立的双层救济机制由于缺乏独立性,也无法给数据隐私权益受损的欧盟公民提供充分有效的救济。与《隐私盾协议》相比,该框架在本质上并没有明显的突破。欧盟和美国在双方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上的博弈,表面上是两种数据保护理念和治理模式的碰撞,实际上反映出了欧盟实施“数字主权”战略与美国维护“数字霸权”地位之间存在的根本利益冲突。欧美凭借各自优势,在数字经济时代争夺全球数字治理话语权。通过深入研究欧美之间关于“数据隐私框架”的规则博弈,可以为我国在选择适合本土的数据监管模式和提升数据治理规则话语权方面提供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考察了带趋势的二元面板模型估计问题。首先在随机冲击独立并且其分布是Logistic分布的假设下,证明了sum form t=1 to 4(yt)和sum form t=1 to 4(tyt)对个体固定效应和趋势项系数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结果写出了相应的条件似然函数。但是这两个假设太强,文章放松了这两个假设,给出了sum form t=1 to 4(yt)和sum form t=1 to 4(tyt)对个体固定效应和趋势项系数仍是充分的充要条件。据此我们可得到在没有这两个假定的情况下的半参数估计式。  相似文献   
16.
市场主体地位的充分性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然而,现实中由于合作社法人本身没有形成实质意义的资产、资产积累欠缺、国家扶持资金被套取以及合作社资产的稳定性欠缺等问题影响了其市场主体地位的充分性。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通过内部强化合作社制度,外部加强政府监管,双管齐下,增强和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地位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7.
埃文-佐哈尔创建的多元系统论自诞生以来,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的新途径,将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多元系统论对文学翻译尤其是翻译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阐释力,但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多元系统论为框架,结合《飘》的两个中译本,从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充分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多元系统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有关翻译目的论是否适合于指导文学翻译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比分析《格列佛游记》的两个译本发现,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也就不同;发起人对译者的翻译要求、目的语所处的语境条件以及译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和功能,对译者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译者只有在保证译本充分性的前提下,依据专业知识对信息的取舍作出判断,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才能创作出符合受众期待的好译本.翻译目的论对于翻译行为的影响证明了这个理论是适用于文学翻译批评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Lefevere的"话语世界"概念及Toury的翻译规范理论,以《离婚》中的绍兴方言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文及其四种英译本的比较,考察译者各自采取的翻译规范。文本考察发现,四种译本均表现出翻译行为的规律性变化,即译文在倾向于充分性或可接受性方面有规可循。  相似文献   
20.
从逻辑思考方法的角度,在思维形式与思维规律的层面上对如何运用证据,特别是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主要事实(主要是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判定证据充分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