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6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管理学   503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91篇
人才学   85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4582篇
理论方法论   642篇
综合类   7193篇
社会学   368篇
统计学   116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660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787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785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新闻学的逻辑起点是"报道".作为逻辑起点的"报道"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不断向前运动、不断摄入新的规定、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概念.通过"报道"这个概念自身的运动,可以把新闻学的全部理论推阐出来.按照"报道"的逻辑发展,我们首先要推阐的是"事实与报道"的关系;接下来依次是"记者与报道"、"机构与报道"、"受众与报道"、"社会与报道".这个逻辑体系能够建立一个中国化的、科学的新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2.
73.
我国重要典籍《山海经》具有原始思维的特征 ,这使它显示出直觉思维、互渗律及对矛盾采取不关心态度等方面的鲜明特点。尤其是《山海经》所带有的“双重直观”的重要特点 ,更揭示出了这部典籍积淀着中华民族原始先民的神话思维特征与图腾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74.
先秦两汉文学中出现的伐树折枝事象 ,往往渗透文人的生命理念。人们是从生命一体化的观念出发去沟通人和树 ,用生命能量转换的观念去表现从树木到器具的变化。在出现伐树折枝事象的作品中 ,有的是表现道家的生命观 ,有的是展示儒家的价值观 ,尽管立足的基点不同 ,但都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和关爱。乐器赋所表现的生命能量的转换 ,显示出前后一致的属性  相似文献   
75.
刘元根 《中州学刊》2004,1(1):131-133
本文通过分析名的应用与理论研究的区别,认为邓析只是辨"名"的实践者,而孔子才是先秦名学的创始人,并揭示了"名"在孔子那里本质上是一个政治伦理范畴.由此提示在探寻思想发展史时,应把握应用和理论的维度,才能真正揭示理论学说创立的起点,得出合乎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76.
陕西眉县杨家村发现西周窖藏青铜器21件,其中达盘铭最长,达372字,是研究西周历史化的重要资料,对单氏家族及中国家谱发展史、成康时期民族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西周晚期铜器断代提供了标准器,将宝鸡各地出土传世的青铜器串联起来,对于研究杨家村遗址及周原的性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本文试图勾勒出先秦至唐代山水自然美观念变化的历史流程与美学指向,并在此背景上澄清山水文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者认为,中国艺术中对自然的认识,从先秦历晋宋再到唐代,经过了正、反、合三个阶段。作者侧重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指出从晋宋到唐代山水自然美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满足自然景物的外在形式,到探究山水的内在意蕴与意趣;由物我并峙.转变为物我交融,情景合一;就美感认识层次而言,由属耳流目,极视听之娱,上升为怡神悦志,通过礼赞自然,获得对宇宙人生的审美顿悟。  相似文献   
78.
张钧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林业历史学家.该文从林业史学科建设、林业史研究概况、中国古代林业通史、中国古代林业思想和传统文化、林业科技史和经济史、近现代林业史等研究领域,概述了张先生的学术成就,并回顾了张先生高尚的人生哲学和宝贵的治学经验.张先生的研究成果和治学经验,为我国林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内涵是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及保障公民的权利 ,因此 ,从产生的背景而言 ,其价值内涵体现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功能主要是保障人权。即“无法无罪 ,无法无罚”,而不是“有法 ,有罪 ,有刑”。而我国的刑事立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具有二元的价值取向 ,保护社会和保护人权。其具体表现为“有法有罪 ,无法无罪 ,无法无刑”。其价值差异体现了刑事立法理论前提和逻辑前提的区别  相似文献   
80.
清代评论者对钗黛形象的理解与阐释,是<红楼梦>无限发展的接受链条上的第一环,他们对钗黛形象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人理解的基础;他们对钗黛形象理解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以及在评论过程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主体心态,其背后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