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02篇
社会学   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社科纵横》2017,(11):163-165
全媒体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分析全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梳理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提出在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第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积极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二,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第三,加强教育实践,促进价值观知行合一,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2.
徐振祥 《学术论坛》2012,35(10):81-84,93
2011年我国媒介融合研究在2010年"三网融合"试点的实践探索基础上和2011年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背景下获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出现了诸多值得关注的观点,"媒介融合"概念的重新认识与界定、媒介融合的现状与问题、媒介融合的动力因素与阻碍因素、媒介融合的社会影响、媒介融合的路径、策略与发展趋势、媒介融合的规制与监管等问题则成为这一年研究者关注的重要主题。文章通过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总体观照与综合分析,在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缺陷,以期明晰后续研究的方向和为未来媒介融合的全面展开提供理论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传播变局中,多元文化、多媒体传播形式不仅在挤压着文学的生存空间,也为文学评论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变数,大众评论或曰草根评论的兴起,则在潜移默化间撬动着文学评论内部的地壳。到底是继续被边缘化,还是建构多样化的文学评论新格局,重建文学评论的权威与公信力?文学评论如何摆脱繁荣与贫瘠并存的悖论,重新站在时代的高岗上。这不仅需要化解文学评论的系统机构性危机,也需要在包容并蓄中找到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社会已经迈入了全媒体时代,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在此发展背景下得到创新发展,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因为受到外部环境以及内在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缺陷与不足,故此,为从根本上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则需要从全媒体背景出发,加强分析与探究,提出有效建议与对策,真正实现图书情报信息整合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5.
今天,各种各样的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愈发的激烈,许多媒体已经开始进行全媒体转型战略。报纸作为中国的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传媒行业格局也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由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受众需求的多元化,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恐怕很难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甚至走向衰亡,被新媒体取代。所以对于传统报业媒体来说,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纸媒时代的传记性报道,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常常用历史散文般的语言讲述新闻人物的经历、用正面与侧面两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用历史背景与生活现实的对比来展示人物的命运等手法再现新闻人物的人生。全媒体时代,曾经作为对抗电子媒体兴起的传记性报道在保持原有写作手法的同时,逐渐适应媒介融合,在年轻受众的阅读习惯与需求的驱使下,出现了视频化、碎片化和组合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全媒体时代的审美理想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文艺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立在传统艺术基础上的审美理想,已不能指导新的艺术样式。全媒体时代审美理想的探讨,被提上议事日程。因为艺术形态的新旧并存,全媒体时代的审美理想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是新旧共生。虽然全媒体时代新兴的审美理想并未定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毕竟呈现某些新的端倪。把握全媒体时代的审美理想变迁,有利于当代艺术和审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媒介形态的融合对传媒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传媒产业的发展。高校新闻学专业培养模式要实现四个层面的变革:一是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型;二是单一型课程体系向融合型课程体系的转型;三是整合人力资源,打造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四是搭建全媒体实验、实训平台。  相似文献   
19.
20.
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着力于从契合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诉求出发,从创新优化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改革教育方法体制、创新搭设教育载体矩阵等三方面深刻挖掘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