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08篇
  免费   2707篇
  国内免费   314篇
管理学   19536篇
劳动科学   1008篇
民族学   1819篇
人才学   1945篇
人口学   1046篇
丛书文集   21174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4007篇
综合类   35030篇
社会学   5939篇
统计学   8722篇
  2024年   684篇
  2023年   2555篇
  2022年   1368篇
  2021年   2271篇
  2020年   2209篇
  2019年   1783篇
  2018年   904篇
  2017年   1445篇
  2016年   1894篇
  2015年   2770篇
  2014年   6243篇
  2013年   4701篇
  2012年   5935篇
  2011年   6914篇
  2010年   6579篇
  2009年   7397篇
  2008年   7418篇
  2007年   5322篇
  2006年   4882篇
  2005年   4864篇
  2004年   4291篇
  2003年   4113篇
  2002年   3389篇
  2001年   3323篇
  2000年   2741篇
  1999年   1065篇
  1998年   653篇
  1997年   561篇
  1996年   421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277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作中提出"全球史观"的概念,至今风靡一时。但是"全球史观"究竟是一史学理想,还是史学方法,却尚无定论。基于斯氏"全球史观"的概念与内涵,以及从斯氏"全球史观"引发的思考,可以认定,"全球史观"不能算作史学方法的新创造,而是传统史家一以贯之的史学理想,这个理想换了一层新衣,即史家对新千年人类普遍焦虑与迷茫的一种应对与安抚。  相似文献   
32.
33.
34.
儒家"礼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敬民""尚仁""贵和"是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在地传承了儒家以民为本、以仁为怀、以和为"魂"的"礼治"思想。中国共产党从儒家"礼治"思想汲取智慧养料的同时,又用现代性的观念赋予了新的时代意涵。具体表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儒家"礼治"思想中有关"敬民"的对象范围、"尚仁"的取舍之法以及"贵和"的践行之道。  相似文献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立足世情、国情、民情和党情建立起来的制度体系。从历史选择到制度实践构成了我们在新时代夯实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从共同富裕到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制度自信特有的价值意蕴。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既需要大胆借鉴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又务必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以制度借鉴、制度实践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36.
政府治理的技术依赖倾向及其风险管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7.
38.
39.
<正>本刊讯201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东南大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东南大学社科处、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承办,China&World Economy杂志社合办的"全球化中的教育、经济与文化融合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举行。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  相似文献   
40.
对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国家来说,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资源耗散结构的形成与约束,始终是国家政权建设和完善基层治理体制绕不开的问题。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并随后大规模向农村输入资源,但一个新的资源耗散结构的形成,蚕食了国家输入的各项资源,使乡村治理陷入新一轮困境。要完善基层治理体制,实现国家与基层社会、国家与农民的有效对接,关键在于改变资源输入体制、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农村中间阶层、增强基层社会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