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孟红 《中华魂》2010,(9):18-20
瞿秋白(1899-1935),江苏武进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曾主持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是《国际歌》最早翻译者、中国共产党内最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学者;曾两次觐见革命导师列宁:是著名的记者、作家、有名的“大才子”,  相似文献   
52.
那些事     
正南京市委市府大院首向公众开放,并将常态化——2014年1月1日,位于南京市北京东路41号、43号的南京市四套班子大院,向400多名南京市民和游客敞开大门。当日,南京市委书记、市长、宣传部长等机关干部作为服务志愿者,当起"讲解员"。根据计划,2014年5月1日和10月1日,这一大院还将举行开放日,公众开放日的做法将常态化。  相似文献   
53.
葛美荣 《老友》2013,(8):12-12
八七会议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9月的一天,毛泽东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和安源工人俱乐部党员易于义陪同,赴铜鼓领导中路军第三团起义。3人经过乔装打扮,从安源出发了。在路上,毛泽东化名为安源煤矿的采购员张先生,易于义改名为易绍钦。他们在张家坊客店住了  相似文献   
54.
《职业》2021,(6):F0003-F0003
为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要求,《职业》杂志社编辑了《技能人才风采》(增刊),并对《古今中外工匠精神故事汇》一书进行第三次修订出版,作为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教辅图书。这两本书也是技工院校招生宣传良品,是校园开放日赠送学生家长的好礼。  相似文献   
55.
荣郁 《21世纪》2009,(6):19-19
“我们对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没有签证数量的限制。”在4月22日举行的美国大使馆媒体开放日活动上,负责领事事务的公使衔参赞唐雷慧娴给想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很多中国学生选择此时赴美留学,导致留学生数量大大增加。来自美国使馆的统计数字表明,2008年使馆共发放77909个学生签证,比2007年增长了46%,今年这个数字将可能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56.
中共五大通过了一系列的蕴含着许多正确原则和科学内容的“议决案”、“宣言”,为“八七会议”确立新的革命方针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共五大中的一些“左”右倾观点对“八七会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7.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她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撤销了陈独秀在党中央的领导职务 ,总结了经验教训 ,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会议决定在广大区域内发动和组织农民实行秋收暴动 ,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直接联系起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是非常及时 ,非常正确的 ,她给党和人民指明了正确的革命斗争前进的方向 ,她重新鼓舞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58.
文章提出江总书记的“八七”和“四二八”讲话,是中国共产党迈入新世纪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定位,并从多方面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还对江总书记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进行了归纳,就如何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9.
《重庆社会科学》2010,(10):17-17
1927年8月7日,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关于中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作为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刊对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进行函访,以纪念馆为轴重温中国共产党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中的光辉历史,展现纪念馆的风貌及其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0.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鄱阳街135—139号,依托旧址而建。会址是1920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亦称“怡和新房”)中的一个单元。八七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坚决纠正和结束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1978年8月7日,会址恢复原貌并建立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已成为武汉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重要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