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28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管理学   4259篇
劳动科学   248篇
民族学   351篇
人才学   979篇
人口学   162篇
丛书文集   5848篇
理论方法论   1165篇
综合类   12190篇
社会学   2391篇
统计学   553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532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513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857篇
  2014年   2756篇
  2013年   1824篇
  2012年   2131篇
  2011年   2210篇
  2010年   1965篇
  2009年   2192篇
  2008年   2260篇
  2007年   1689篇
  2006年   1348篇
  2005年   1171篇
  2004年   930篇
  2003年   839篇
  2002年   656篇
  2001年   644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稿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重庆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审视社会发展,传承精神文明,倡导社会和谐,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坚持面向高校和社会,展示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高等院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  相似文献   
22.
身份代表着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身份偏见都随处可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认知领域,基于“固化观念”形成的“固化身份偏见”正不断地冲击着人类的证言知识,这体现为:在“证言交易”中,听者经常会基于身份偏见而降低说者的可信度,从而剥夺后者作为知识主体的资格.对说者的不公对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认知和伦理生态.面临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需要理性地审视人类的证言实践,以理性分析抵制身份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社会认知领域的“同感”理论来清除身份偏见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23.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纵向上体现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关系,横向上体现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且这种网状关系与公共领域中新出现的三类问题,即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成熟造成的问题、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形态而使传统社会向新时代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由于人工智能的不当利用产生的问题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4.
25.
26.
英国会尽可能以"脱欧"为要挟,以求获得尽可能少的约束和更多的实利;而以德法为首的欧盟也不会任由英国漫天要价,成为一个只顾追求自身最大好处的坏榜样。2014年,对欧盟来讲,尽管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步履蹒跚,还在通缩的阴影下徘徊,但诸如希腊等外围国家动辄国债到期无法偿还、面临破产和欧元区解体的严重威胁已经远去。问题转而集中到了政治领域——欧盟三驾马车更迭换代、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民众疑欧情绪不断上升。其中,英国和欧盟间的争执不断,"脱欧"声调此起彼伏,无疑成为当前吸引全球媒体目光,事关欧洲一体化前  相似文献   
27.
主题     
《社区》2004,(3):4-5
  相似文献   
28.
我国目前的地方高师教育,总体上尚难以"面向世界",诸多突出的薄弱环节,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由接授教育观向自主教育观转变.地方高师教育必须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批基础厚、知识宽、专业新、素质好、能力强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9.
30.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传输需要教学者逐渐地渗入到实际教学中去.更需要外语学习者日积月累的功夫和敏锐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外语学习者知其语言内涵,明其事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