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631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83篇
人才学   7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595篇
理论方法论   364篇
综合类   2449篇
社会学   330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493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92.
唐亚林  朱春 《学术界》2012,(5):24-39,254,255,265,266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面向文化民生的责任担当,其内容包括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公民文化权利的道德属性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权并平等地享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因而,作为公民文化权利实践平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不偏不倚地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均等化的服务和产品。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路是在面临各种非均等化现状基础上推进的,其发展逻辑具有中国特色。本文依此逻辑,对当今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3.
公共价值观是公民在公共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理性的是非善恶观念,其以对社会公共价值的认可和承认为前提.公共价值观的要义在于公民能够从公民价值立场出发,理性而公正地参与公共道德生活实践.公共价值观的公共维度是公民道德教育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公民对公共价值的认同、在公共生活中正确地行动.在现代型社会,公民道德教育承担着塑造公民公共价值观、培养公民美德、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94.
95.
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实现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密不可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前提,是实现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证,是实现环境知情权价值理念的必然途径。然而,我国环境信息公开面临缺乏真实性、及时性,失灵现象频发,信息不公开成为常态几大问题。其缘由在于政府环境责任意识淡薄,未给予环境信息公开足够的重视;各级政府的维稳悖论盛行,不稳定幻像的主观感觉强烈;我国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立法甚少,法律未发挥利导作用。探究我国环境知情权缺失现状及其缘由,对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应具备的公民品质包括"讲德性"、"守规则"、"有理性"以及"重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由于我国公民教育起步较晚,大学校园缺乏公民教育的文化氛围,大学生的公民品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塑造和培养。利用公民教育塑造大学生的公民品质,需要引导大学生追求优良的公民品质;需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需要在校园生活中开发利用更多的公民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丰富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有效开展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97.
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在新世纪里,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8.
本科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进度相比,相对滞后,这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公意识教育"不适应,分析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剖析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内涵,可以为培养大学生培养公民意识培养提供有效的路径,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99.
《社科纵横》2016,(5):84-87
城邦是古希腊社会最主要的政治形态。城邦正义是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德性行动是城邦共和政治的基础,是实现城邦正义的根本。公民幸福是德性行动的目的和归宿。梳理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正义(本位)—德性行动(手段)—公民幸福(目标)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不仅有利于丰富政治学理论资源,而且对现代国家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公民教育的产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加强公民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现代政治民主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公民教育契合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内容拓展、功能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