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6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18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关注“凡人小事”,宣传“凡人善举”,春雨如丝,润物无声,用来自普通群众的好人好事引领和推动公民自觉投身道德建设实践,是我市公民道德建设的一大特色。我市评选出的文明新风典型中,90%以上是普通劳动者。无论是成百上千扶贫济困不留名的“莫文隋”,还是数以十万计的提供无偿服务的江海志愿者;无论是五批接力  相似文献   
53.
发展先进文化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建设包括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制定、宣传和教育,道德理想和风尚的提倡,道德信仰和行为的培养。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蕴涵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环境教育及社会大众传媒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54.
埃米尔·迪尔凯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提出了“职业群体”的社会整合观,认为在分工发达的现代社会,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道德将代替传统社会的集体信仰对社会失范行为起整合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单位制伦理瓦解,利益多元化趋势加速,社会失范行为增多。借鉴迪尔凯姆“职业群体”的社会整合观,建立明确而规范的职业伦理及公民道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社会公正为原则来进行制度设计,发展代表各利益群体的社会组织等,将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5.
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是民主政治,它不仅是一套政治法律制度框架,而且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其后面有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背景。西方政治思想家指出,现代政治文明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民间社会、公民道德与文化之上,并且是三者有机整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6.
公民道德建设是江泽民总书记“先进文化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如何把公民道德建设好,就要抓住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这个基础和前提就是讲诚信。为什么要把讲诚信看作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这是由当今社会道德的时代特征、当前道德失范中的诚信问题以及诚信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决定的。(一)当今社会是一个讲诚信、讲信誉的社会。有学者认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讲“信誉”的社会,“信誉”将成为人的重要资本。这一观点抓住了当代人际关系的根本和真谛。“信誉”是标志人们之…  相似文献   
57.
中华传统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臧梅 《中州学刊》2002,(5):102-104
荣辱观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 ,贯穿中华文化几千年 ,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 ,强化和弘扬传统荣辱观的积极作用 ,对于促进全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对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公与私、精神荣誉与物质利益、奉献与索取等关系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在21世纪这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加入了WTO,面对入世以后的人才竞争,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高校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重视德育管理工作,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去构建高校学生德育管理新机制,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我们根据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特点,通过实施大学生德育“四六”评价体系,构建高校学生德育管理新机制,并从2001年级秋季新生开始进行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相似文献   
59.
当前 ,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关键是要落实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我国现阶段出现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道德教育层次性的不力 ,甚至缺失。因此 ,应从道德教育目标层次、内容层次、方法层次等角度入手 ,以求道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