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三世异辞(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三统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外说),合称三科九旨,是董、何《公羊》说之总纲。惟三统与内外说重义不重辞,易为凭虚蹈空之弊;三世说则义、辞并重,是理解其余二科六旨的重要线索。董、何的三世说,含恩情、王化义;董、何的异辞说,含微辞、托辞例。由微辞、托辞,知恩情、王化之分;由恩情、王化之分,知三统与内外说之所指,则三科九旨可以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42.
廖平认为,《公羊传》独守西汉今文经学家法,为今文经学的重要代表著作。《公羊传》虽为子夏所作,实际上是经汉代经师增补而成。《公羊传》的主要性质就是保存了西汉今文经学所讲的"义例",所以多"非常异义可骇之论";廖平《公羊》学的特点,一是以阐发《春秋》微言大义为宗旨,二是以笃守今文家法、复明两汉师说为旨归。在晚清《公羊》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3.
《论语述何》是刘逢禄以《公羊》微言大义论说群经的具体化。以《公羊》说《论语》决非无根之论,然而,刘逢禄却通过《论语》以证《公羊》的微言大义,颇多牵强附会之说。因而,《论语述何》在理论上难以成立,但其治学方法,及借此方法而从《公羊》附会微言的风气,却在晚清经学史上开创了《论语》的《公羊》义理化,有不可忽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4.
清代的统治者,其主体虽然是中华民族之一的满族的贵族上层,却与汉代以来的各个统一王朝一样,尊奉儒学为统治思想。受此制约,有清一代的学术主要是理学(宋学)、古文经学(汉学)和今文经学三个流派的依次递兴和消长。清季随着西方学术文化的传入,引发中西两种学术文化体系的矛盾、冲突,并由汲取而渐趋于结合。才使儒学一统的格局,发生了动摇,导致历史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45.
山东省诸城市盂疃镇养殖业协会会员、落榜女青年陈安秀初中毕业后.承包了镇里多年亏损的畜牧场。97年初,卖掉200只本地山羊.贷款引进15只波尔山羊母羊1只公羊。在省畜牧专家指导下科学养殖。她以自制的配方饲料饲喂,使羔羊四月龄内日增重300克,  相似文献   
46.
在晚清的政治背景和学术环境中,康有为以"托古"作为"改制"的理论依据,推行维新变法运动.为了实现以"公羊三世说"解释历史进化论的政治目的,康有为针对传统经学研究中,今文派推崇<公羊传>、批判<左传>的立场,将否定<左传>经典地位的思想推向极致.康有为的<左传>研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康有为融合今文经学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研究也预示了传统经学的终结.  相似文献   
47.
戴书林 《小康生活》2003,(10):21-21
(一)公羊选择:在波尔山羊引进初期,加快纯繁的愿望往往掩盖了种羊选择的重要性。从种群发展和提高品质的意义上来说,引进羊纯繁过程中的选择更为重要,优良种畜的种用价值除要求自身表现出色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即能够产生品质优良的后代。价值  相似文献   
48.
关于刘逢禄的《公羊》学,人们比较多的是论说其对汉代《公羊》学的回复,却忽略了他补充与批评《公羊》学的申其条理,及其引《谷梁》、《左传》的广其异义的另一面。而无论是申其条理,还是广其异义,刘逢禄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维护《公羊》学,但是,又有突破《公羊》家法,带有求得公是的汉学学风的影响。所以,不应该将刘逢禄的《公羊》学仅仅看成是对西汉《公羊》今文学的简单回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