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21篇
  免费   1841篇
  国内免费   382篇
管理学   5885篇
劳动科学   858篇
民族学   1310篇
人才学   1503篇
人口学   330篇
丛书文集   20608篇
理论方法论   4303篇
综合类   37674篇
社会学   6544篇
统计学   1129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1005篇
  2022年   702篇
  2021年   1026篇
  2020年   1202篇
  2019年   1030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951篇
  2016年   1228篇
  2015年   2585篇
  2014年   5723篇
  2013年   4115篇
  2012年   4864篇
  2011年   5877篇
  2010年   5838篇
  2009年   5757篇
  2008年   7051篇
  2007年   5590篇
  2006年   4643篇
  2005年   4160篇
  2004年   3490篇
  2003年   3034篇
  2002年   2670篇
  2001年   2291篇
  2000年   1550篇
  1999年   917篇
  1998年   494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
82.
实验哲学自兴起以来,科学哲学界对它的质疑和批评从未停止:质疑实验哲学方法的有效性,怀疑实验结论的可靠性,甚至否定实验哲学的学科独立性。针对这些质疑和责难,文章试图通过对实验哲学的学科定位,实验哲学方法本身和实验哲学研究领域进行批判性分析,展开对实验哲学的辩护。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87.
关鹏飞 《天府新论》2018,(5):153-160
在深受释、道影响的苏轼身上,诗歌、音乐与哲学都有丰富、深刻的体现。现存苏轼琴诗展示出对音乐存在方式的高度关注。苏轼在《琴诗》中质疑音乐的存在,由此提出“琴非雅声”说,并在针对陶渊明“无弦琴”所作的翻案诗中直面消失的音乐,对乐器、音乐机制与音乐的关系作出客观评价。面对稍纵即逝的音乐,苏轼提倡音乐中的审美人格,用诗歌记录、保存,使音乐在文化、审美的层面上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88.
89.
我国对于民间故事的研究,可以从故事讲述人,故事听众和故事文本三方面入手。目前学界已经开始重视对故事讲述人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对故事听众即接受者的研究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对故事文本的研究也相当薄弱。本文拟借鉴国内外现代叙事学成果,以故事文本为对象,从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叙述句式和叙事风格方面,对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代表性极强的作品《巧女的故事》中的故事做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90.
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的文化自觉是站在明确的生态整体主义立场的学科文化自觉。它以哲学为衔接点,把环境与广义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努力为环境哲学寻求新的增长点。而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作为观念侧翼,更细致地修复破碎染尘之人心。让人类有效地从社会走向自然,又从自然回归社会。审视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能否实现文化自觉?它必须立足以环境哲学的语境与方式思考文化自觉的可能与必然,并应用环境哲学的方法与逻辑阐释文化自觉的内涵与趋向。环境哲学所固有的自然之翼,是其学科存在的本质特征。但如若停滞于自然界的现象,而无文化元素的参与和交融,环境哲学的困顿将会在现象与抽象之间迷失。而文化元素的加入,又必须在自觉的前提下进行,它一方面是为融合确定边界,另一方面是为渗透找到根据。以对人类与自然界高度负责的精神,文化自觉与环境哲学都有着共同的使命:欣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