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8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58篇
社会学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很多时候,我们工作效率低下是因为接受任务的准确度不够,用了太多的时间来琢磨、询问、加工文宁、讨论相关话题,或是徘徊、推诿。  相似文献   
42.
张佳军  张洁 《金陵瞭望》2011,(19):82-83
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 愚人居吏,为已谋财,弄权求利,机关算尽,永世难求幸福。 包拯、于成龙、海瑞、林则徐,诸多优秀历史人物之所以传诵至今。首推立德.次为立功,再是立言。当今社会,无论人生价值的实现.或是理想人格的塑造.首要的就是道德养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能行于事、能行于令、尽职守责、品行方正、守法不失、是非分明,确保廉洁从政。  相似文献   
43.
费丽英 《职业》2013,(3):106-107
由于存在严重的普教化倾向,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特色不突出.本文首先论证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特性,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职业性转型,重点应强化对学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分析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养成规律.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全方位培养学员的职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44.
余文群 《新天地》2011,(12):33-33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他还说“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现在有少数学生行为习惯欠规范。  相似文献   
45.
儒家道德修养论强调个体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内省、内讼、慎独、居敬穷理、省察克治和躬行实践的修养方法,以及内圣外王的修养境界等,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批判地继承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合理因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和方法论借鉴:提倡德性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转化为全民的德性;注重知行结合,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为;树立先进价值典范,引导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6.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作为新闻记者,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在工作实践和综合分析中不断培养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47.
任职教育背景下,教员基本素质的构成有着更加特殊的要求,本文从分析任职教育的特点入手,基于这些特点,进而总结出任职教育背景下教员基本素质的构成有哪些基本要素,并进一步就如何养成这些基本素质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科整合,而语文教学更要游戏语言文字,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行政道德与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小西 《中州学刊》2002,(3):153-155
行政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灵魂,行政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关键。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道德建设行政先行。行政道德建设一靠他律的监督机制;二靠自律的养成机制。官德修养一靠内省,二靠“慎独”。  相似文献   
50.
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内涵、起点和侧重点不同,适合的青少年群体也有差异,但道德养成是道德内化的基础,道德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深化;两者客观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来保障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的积淀、确立。道德养成与道德内化关系及作用机制的原理对我国未成年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在于:应以内化为目的,重在从基本道德养成抓起;认真研究和遵循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规律,依照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整体推进未成年公民道德品质的建构和良好道德人格的完善;根据道德内化和道德养成的群体差异,有侧重地做好青少年公民道德素质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