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章太炎的名著《齐物论释》通过以佛解庄阐明了自己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即自由,“外王”即平等。所谓自由,是指佛家“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所谓平等,是离言绝虑的,既不可说,也不可知,因而,“不著名相,不生分别”,“任其不齐”,才能达到平等。太炎平等观的提出,其诱因主要是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和西方世界的“物役性”。他的“内圣外王”之道是他救世理想的两个步骤。因而,与作为“隐者”的庄子、作为“适世者”的郭象相比,作为《齐物论释》作者的章太炎,实际是宣传民族、民主和民生主义的彻底革命论者。  相似文献   
172.
迟成勇 《船山学刊》2016,(5):99-106
儒家"内圣外王"作为一种文化理念,经历了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儒学、清初实学、近代儒学及现当代新儒学的发展过程。儒家"内圣外王"内含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及仁政德治的治国方略等伦理精神意涵。结合时代精神,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儒家"内圣外王"文化理念的合理性因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启示意义:引导公民加强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塑造既有道德素质又有法律素质的现代人格模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人格健全的主体基础;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修身立德与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73.
霍国栋 《船山学刊》2009,(1):115-118
义常训为宜。宜本义为杀和杀牲而祭之礼,安宜乃引申之义。义字在《论语》中凡24见,时作名词,时作动词,时作形容(副)词;但基本涵义即是合适、合宜,具有道德评价、道德要求、道德标准三重道德职能。从更深层次说,义是由仁循礼的实践途径,内圣外王的修养方法,其哲学境界就是中庸。  相似文献   
174.
教师是学生的心灵导师,其道德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品行的形成,从而影响当前及今后社会的道德氛围,因此,加强当前教师队伍道德建设至关重要。先秦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仁者爱人”的道德理念及“立弘志、要克治、需躬行”等道德修养方法对当下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5.
朱子以"《易》本为卜筮之书"观念来解读《周易》卦爻辞,形成以复古为创新及跨越王弼注、孔颖达疏的高峰,上接汉代易学,溯及先秦易学,运用易象数学注解《周易》,获得易学史第三个里程碑的评价。其意义在于朱熹以此观念为中介追述作易者内在忧患意识,强化趋利避害的思想于内圣外王的意义,完成了朱子易学思想体系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76.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是士大夫主体以宋代社会经济、政治架构的变化为深层动因,以儒家仁学精神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摄取佛老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以追求人生理想、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为目的的道德学说,体现了士大夫群体政治主体意识和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它的形成是对儒家道德思想的传承与提升,标志着儒家道德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7.
庄子在总结、甄别春秋战国“百家之学”的基础上,继承老子学说,批判孔子及墨家学说,以“任其性命之情”“安其性命之情”“不失其性命之情”为核心和标志,对“道德”和“善”作出了独特的解释与界定。以此为“内圣之道”,庄子提出了卫生全德、养形养神的修养要求和“真人”“圣人”的人格理想;以此为“外王之道”,他提出了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基本原则和“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在方法论上,他从“自适其适”出发,主张亦此亦彼,无可不可,齐一是非,不主故常。在承认是非相对性的基础上,肯定、强调无为适性是天下最大的道德善,庄子学说是百家之学中最完美的学说。  相似文献   
178.
学界对 《中庸》 在宋代的地位提升并最终成为四书之一的成因有较大的争论。 事实上, 在释 僧智圆之前, 儒士田锡、 邢昺等已尽力推崇 《中庸》。 田锡助推 《中庸》 入科考; 邢昺宣扬 《中庸》 心性之 学, 告诫君主和士人注重修身, 由 “内圣” 而 “外王”; 陈充跟随朝廷崇儒风尚而释 《中庸》; 赵湘自觉阐 发 《中庸》, 以斥杨墨、 申韩之异端。 正是儒士的推崇加速了 《中庸》 的传播, 扩大了 《中庸》 的影响, 推 动了 《中庸》 学在宋代的兴起。 并且, 田锡、 邢昺等对 《中庸》 所固有的 “内圣外王” 思想的自觉阐发及 推崇, 并非源自智圆或其他僧徒的影响, 相反, 智圆僧徒之所以热衷 《中庸》, 并以之作为调和三教关系的 文献依据, 还是宋初儒者及朝廷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9.
“身”是贯串《老子》第十三章的一个关键字。章首的两个命题应句读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后一命题是以“身”之为祸患来例证“贵”之为祸患。紧接着,老子转出无身即贵身的思想。无身之“身”特指贪欲,贵身之“身”则指生命。从群己关系看,贪欲的扩张(此即“有身”),结果是人我两损;只有少私寡欲(此即“无身”),才能人我两利。易言之,无身始能绝患,绝患便是贵身。章末,老子又开显出无身以为天下的境界,作为执政的准入门槛。他认为,人君若能把“为身”看得比“为天下”还重,就不会把天下当成满足自身贪欲的工具,这样才会乐意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公共事务中来。此时,天下皆蒙其利而不受其害,如此方可托之以天下。这种道家式的内圣外王思想非常可贵,且颇具现代意蕴。理顺这些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打消老子究竟主张无身还是贵身、为身还是为天下、利他还是利己等疑惑,并理解老子的辩证智慧与公共关怀,从而避免一些误解和歪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