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50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38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现行婚姻法离婚理由采取感情破裂主义,但学者对此颇有微词,主张以婚姻关系破裂代替感情破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法定离婚理由的优缺点并评析婚姻关系破裂论者反对感情破裂主义的理由后,认为仅以婚姻关系破裂取代感情破裂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应在坚持破裂主义前提下,兼采过错主义、目的主义原则;立法方式上仍采例示义,以概括式破裂式的抽象理由为唯一的法定离婚理由,以破裂主义、过错主义、目的主义三类原因作为上述离婚标准的证明。。  相似文献   
92.
冷酷老板把他转入大医院四川省宣汉县芭蕉镇花生村8组农民彭官学,今年60岁。1992年,彭官学进入当地一家煤矿当采煤工,2000年6月20日不幸受伤,终身瘫痪,生活处于绝境。2006年3月1日,记者首次驱车500余公里前往宣汉县  相似文献   
93.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当事人举证时限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至此,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需要重构。  相似文献   
94.
何为道德:道德的动机和道德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动机问题可以表达如下:一个行动道德上是错误的事实本身,何以能够给人们提供避免采取该行动的充分理由?回答这个问题包含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第一是道德的重要性问题,即我们为什么应该在乎道德要求。第二是道德的优先性问题,即当道德的理由(或价值)和其他的理由(或价值)发生冲突时,道德的理由何以具有优先性。非自利契约论认为,一个人如果看不到道德理由的力量,这不仅表明了他对其他人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还会影响到其他人对他的看法以及和他的关系,乃至影响到他的整个生活,这就是道德的重要性。可能和道德发生冲突的其他价值(如友情)本身就包含了道德的要求,因此,当冲突发生时,道德理由始终压倒其他的价值或理由。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 ,理论界对再审程序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但对其改判标准问题却鲜有论及。从理论上阐明我国再审改判标准并提出立法建议 ,对健全和完善我国再审程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6.
德国法定离婚理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民法的离婚理由修正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正后的离婚法以婚姻破裂为唯一的离婚理由,以分居时间为基准构建离婚理由体系。其法定离婚理由制度包括婚姻破裂的基本要件、最短分居期限、破裂推定、分居概念、苛刻条款等制度。改革至今几十年来法定离婚理由的实施效果有助于我们从中窥探现代离婚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
宪法司法化是切实保障人权、宪法的法律性、宪法至上、依法治国、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等各因素的综合要求,是我国宪法保障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我国宪法必须司法化。  相似文献   
98.
理由、理性和道德的核心问题包括理由的本质和来源;理性的本质以及和理由的关系;道德和理由、道德和理性之间的关系。以欲望为基础和以价值为基础(或非欲望为基础)的理论都无法充分解释理由的来源,唯有某种混合的理论才堪当此任。理由既不是理性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道德的考量并非总是压倒其他考量(比如,自利的考量),做不道德的事情未必是非理性的,但我们依然有理由教育我们的孩子道德要求必然提供压倒一切的行动理由,尽管这实际上并不是真的。  相似文献   
99.
随着民事审判方式的深入改革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既判力的引入与明确适用势在必行,基于既判力理论的影响,现行民事再审制度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效裁判的稳定性,也动摇了社会司法权威的应有尊重;但是,既判力的引入与明确适用并非是绝对排斥民事再审的,而是相对适用,允许有条件提起民事再审有其合理性,并是既判力适用的应用之义。将提起再审的制度置于既判力适用的前提之下,才能科学地审视和改革之。  相似文献   
100.
赵泽君 《晋阳学刊》2005,(3):118-120
英美法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不仅在学理上而且在立法上都十分重视判决理由。然而,我国现行民事判决理由在立法上和实践中存在问题很多,不利于民事诉讼制度的优化和法院威信的提高。因此,在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从比较法的角度就民事判决理由的内涵和我国民事判决理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判决理由的立法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