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324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65篇
人才学   59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569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34篇
综合类   1370篇
社会学   250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介绍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再利用展望,指出提高水价刻不容缓和规划应先行从 长计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探索文学可谓成绩斐然。在对其崛起的理论机缘和繁荣局面进行全面回顾的同时,从其对题材领域的拓展、生活本质的开掘以及对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肯定了其维持文学创作生态平衡的价值,以及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学繁荣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排比的定义 ,排比与对偶的关系和排比的再分类三个方面 ,对排比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失独家庭数量甚为庞大,其特殊保障问题已为社会关注热点,尤其是最为突出的再生育问题。由于失独家庭大都丧失生育能力,代孕乃是其实现再生育的主要途径。基于失独家庭的特殊性,对其有限开放代孕并不违反伦理道德,在法理和情理上也均具有合理性,且失独家庭因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承受了失独的不利后果,故其选择代孕方式实现再生育的行为应当获得国家保障。国家不仅应当通过代孕类型、代孕条件、代孕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构建来保障代孕的有序运行,还应通过扶助模式、扶助资金、扶助标准等方面的制度构建来对失独家庭代孕予以必要救助。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旅顺太阳沟近代历史风貌区为研究案例探讨了近代历史街区的保护方法和策略 ,提出整体性保护与真原性利用相结合的保护观念 ,并阐述了旅顺太阳沟近代历史风貌区保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室和工业试验,研究了以硼酸基为主的钝化剂的钝化性能,以及钝化后焦炭的热反应性和热反应后强度的变化.在工业试验中充分证明了以硼酸基为主的钝化剂能够大幅度提高焦炭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Th inh法对甲苯和间戊二烯为原料合成2,6-二甲基萘过程中烷基化、环化、脱氢及异构化等各步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验证了其在热力学上的可行性,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各步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和平衡常数,得出热力学条件下各步反应的最佳条件。通过分析认为将脱氢和异构化两步耦合为一步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一文的作者提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北京话的范围是什么?二是北京城区话自身的缺陷使它难以作为普通话的语音规范。进而主张“以哈尔滨中年知识阶层的口音为标准音”。这种模糊认识的蔓延,将会成为实现语言标准化的阻力,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科学内涵及历史溯源作一番再认识,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含义及普通话与基础方言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基础上,考虑到夏季室内空调环境条件下,扩展了表征室内热环境参数一围护结构(墙)的内表面温度的控制条件,导出了夏季不稳定传热条件下的围护结构(墙)的隔热控制指标和节能控制指标,使“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合二为一,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20.
围绕苏联剧变的一些重大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讨论的复杂问题。本文根据当前研究的状况,对以下四个问题提出看法:一是如何对苏东国家剧变做出历史评价;二是分析苏共“左” 的教条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产生的严重后果与中国在今后深化改革过程中应吸取的教训;三是进一步探讨戈尔巴乔夫与苏联剧变的关系,集中分析我国学术界为何在这一问题上至今存在歧见的深层原因;四是论述深入研究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理解苏联剧变为何发生在戈尔巴乔夫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