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81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乡土作为自古有之的文学母题,从不曾自外于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语境。但台湾1990年代以来的新乡土小说的评价标准却有待翻新和重建。本文通过对新乡土小说代表作家甘耀明的《杀鬼》之评析,看取两方面的新质:从叙事方面以想象历史反映当前台湾社会政治文化迷思;从艺术方面通过魔幻写实手法丰富乡土书写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青苗 《现代交际》2011,(4):119-119
通过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东西方绘画的"写实"与"写意"实例,分析他们的审美意识以及这两种审美意识各自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绘画形式,油画至今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产生过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其中,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油画堪称是油画发展进程中的黄金时代,它的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印象派之前,历经四五百年,也可以说是西方艺术最具有艺术魅力的阶段之一。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油画被引入中国也已有百年历程,其间写实主义油...  相似文献   
104.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正步入实质性改革的阶段,在首当其冲的素描教学改革策略及措施不断涌现的过程中,形成了写实型、观念型、个性型与自由型素描教学格局。本文基于现行多数坚持写实型素描教学结构的特点,从对其所具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分段式规范化与同步式多样化”素描教学的具体构想,力图使中国的写实型素描教学趋向于能动的写实型状态,而卓有成效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5.
本科阶段的基础素描课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和思维方式有很重要的意义。按训练目的的不同,可分两个阶段:注重写实能力培养的素描训练阶段和注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素描训练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第一阶段由全因素素描、结构素描和超写实素描构成;第二阶段由视点的转换、物象的解构、形象的联想、形象创意、线性表达、面和明暗的表达、抽象表现构成。  相似文献   
106.
试论中国民间剪纸造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民间美术中的母体艺术受到众多专业美展术工作者的青睐,它独 特的造型语言、装饰趣味已被诸多平面视觉艺术借鉴运用。本文从写实、写意、审美方面 对民间剪纸造型进行了研究、比较,以便更深入地学习了解。  相似文献   
107.
108.
写实小说是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滋生在中国社会向商品经济转型的特殊的土壤里,是文学艺术领域内特别是现实主义内部还原生活原初状态的一场审美革命。还原生存本相是这场革命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它派生了新写实小说的一切内容和形式,使我们获得了观照自身的新的文学视角。  相似文献   
109.
抽象雕塑往往是看着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不容易。因为它没有可辨识的具体的形象依据,如人物、动物等等,所以,它不存在所谓像不像的问题。它只有是否好看,而这"好看"中又有着符合审美规律的形式法则,以及这背后所隐藏着的思想、理念、观念与精神。所以,对于中国的雕塑家来说,做一件人物的雕塑作品并不难,而正是做一些抽象形态的雕塑却是一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写实油画艺术发展至今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亦留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主要就“写实”艺术手法的运用,画面意象化的表达及写实油画的民族化体现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当代写实油画艺术之于真、善、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