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5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3461篇
劳动科学   166篇
民族学   293篇
人才学   369篇
人口学   143篇
丛书文集   4669篇
理论方法论   811篇
综合类   10077篇
社会学   796篇
统计学   1604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578篇
  2014年   1293篇
  2013年   1043篇
  2012年   1284篇
  2011年   1305篇
  2010年   1263篇
  2009年   1438篇
  2008年   1587篇
  2007年   1271篇
  2006年   1310篇
  2005年   1305篇
  2004年   1085篇
  2003年   1141篇
  2002年   975篇
  2001年   1013篇
  2000年   785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Consolidateandstrengthenthefundamentalroleofagricultureinthenationaleconomyandincreasefarmer'sincomebyallpossiblemeans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adjustandoptimizeindustrialstructureforthep  相似文献   
62.
黄杰  刘珍华 《理论界》2004,(1):153-153
一、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扩大农民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乡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低,其就业和生成能力比城市国有企业要高的多,在吸纳农民就业问题上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乡镇企业要想在扩大农民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其次要对其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再次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差别加剧,客观上影响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  相似文献   
63.
中国古代为维系国家的政权稳定和统治地位,统治阶级从战争依赖于经济的基本思想出发,积极调整统治政策,注重发展农业经济,把发展农业视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把农业经济看成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把富国看作是强兵的基础,把强兵视为统治安定之本,形成了重农积粟、开疆拓土的安邦定国思想.  相似文献   
64.
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以十年为周期,由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三大普查组成,全面解读我国人口发展、经济运行和“三农”情况,摸清家底,为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普查面广、内容多、技术要求高、任务艰巨,每逢普查,国务院都要组建全国性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市、县、乡镇层层组建相应的专门机构,承担具体的普查任务。  相似文献   
65.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理论结构有原则区别,说明二者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是对立的,不容混淆,也不能融合.但这不等于说西方经济学一无是处,事实上它的某些个别分析方法和观点对我们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如新古典经济学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和加强微观经济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某些方法对于我们认识处理微观、宏观经济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有借鉴意义;西方经济学的种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措施对加强和改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尤其是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原因的认识更是争论不休.本文认为,农业重要性的原因与农业.基础"地位的原因不同,农业重要性既源于农业内在原因.也源于农业与其他产业相关的原因,而农业"基础"地位的唯一原因仅源于农业的内在特点农业独占人们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地位.  相似文献   
67.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水利事业是一种特殊的"保险"事业.民国年间,广西地方当局认识到对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意义,把水利作为抵御水旱等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并从社会保险的角度来看待水利事业,用水利来安定社会.本文以民国时期广西水利事业为视角,从水利的修建、水利理念及水利兴盛的原因三个方面,对水利这一特殊"保险"事业进行历史解读.  相似文献   
68.
农业是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其农产品出口在本国农业贸易乃至世界农业贸易中举足轻重 ,本文从新农业法案和新农业财政预算两个方面讨论了美国布什政府上台以后的农业政策及其对美国农业出口的促进作用 ,评议了美国农业政策双面性及其成因 ,提出了我国可借鉴之处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部地区凭借其资源和区域优势,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中央提出"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更为中部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湖北是中部农业大省,占据九省通衢的交通要道,应抓住机遇扩大开放,高效利用外来生产要素,积极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对外交流,推动农业走出去,开创农业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0.
许筠  冯开文 《职业时空》2008,4(9):141-141
人民公社是国家为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全面控制农民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中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它为中国“工占农利”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它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了中国农村近20年的平稳运行。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农业保持了略高于人口增长的实绩,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同期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相当显著的,公社的某些制度安排诸如包产到户、家庭副业等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它的解体,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