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312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切入口———收入分配领域,平均主义的剔除一开始就蕴含着拉开收入差距的必然趋势,经济学界对收入差距或者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收入差距太大不会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不利影响。一种认为收入差距太大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不利影响。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渐次拉开,对此的经济学分析表明,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远大于其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直接影响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2.
王芳 《统计与决策》2005,(20):83-85
本文根据1978-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数据,综合考虑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来研究中国农村居民的现金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73.
2004年黑龙江省农村人口仅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0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3005.18元,比全国平均值略高2.3%,居全国各省(市、区)的第11位。而我省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5%,农户平均经营土地9.71亩[注1],均居全国第一位;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出售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吉林省),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内蒙古),可谓为农业资源大省。但是,我省与之密切相关的乡镇企业甚不发达,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尚有很大潜力,在当前和今后,全党全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又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对此,有如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4.
丁爱青 《青海统计》2004,(10):18-19
2002年以来,青海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高于城市,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后,两者差距明显扩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快速上涨,意味着农民将承受更大的通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粮价上涨带给他们的好处,如果长期下去,将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这个问题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5.
对浙江农村消费需求发展状况的剖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我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但必须看到,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却逐步强化,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和农村消费市场不活跃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一、发展状况1、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下降,其中尤以农村为甚。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达到70%以上的水平,我国基本保持在60%左右,而我省1990-2002年平均消费率仅为47.4%。具体从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的发…  相似文献   
76.
发展林下经济 致富山区百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口拥有森林资源297万亩,近年退耕还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农村居民人均占有林地16亩,用好用活森林资源是山区百姓增收致富的关键。近年来,城口县大力实施"生态为本,特色为魂"战略,念山字经、写林  相似文献   
77.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制定的一项重大惠民利民政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参保态度、参保选择、参保持续性具有显著影响,从此方面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养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所导致的农村居民基本素质低下、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是阻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改变政府观念、发展基础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发展医疗保健等方面来增加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8.
收入来源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采用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该命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工资性收入决定着衣着、医疗卫生、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居住以及其他项消费支出;转移性收入则对家庭用品、文教娱乐、居住和其他项消费支出产生显著性影响;财产性收入主要影响食品、家庭用品和其他项消费支出;而经营性收入仅成为食品消费支出的显著性因素。第二,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广泛而显著,表明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或就地进乡镇企业工作获得的收入对其消费结构改善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第三,经营性收入对消费结构作用有限,说明当前农村居民自己出资从事三次产业经营活动还较少,是未来政府部门农村工作的一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79.
农村能源转型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一个短板。回顾近四十年来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能源供应呈现多元化,清洁能源普及率稳步上升;电力基础设施质量显著提升,电价大幅下降后稳定在较低水平。揭示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传统能源与现代能源并存,清洁商品能用量少;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运行维护资金投入少;低收入水平家庭比重高,用能能力偏弱;农户对传统能源的健康风险认知落后,对不同炉具设施的质量缺乏判断能力。进一步分析了固体燃料利用造成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了今后的重点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80.
幸福是每个人的追求,也是整个人类社会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和2015年的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与农村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Ordered Logit回归方法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对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充足性、公共性和便利性这三个维度对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便利性对改进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影响较为显著。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数据的描述统计,得出医疗卫生服务在当前最需要加强的公共服务中排在第二位,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的研究结果。针对实证分析结果以及两次调查的对比,提出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性以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便利性等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