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423篇
劳动科学   259篇
民族学   197篇
人才学   165篇
人口学   113篇
丛书文集   1954篇
理论方法论   364篇
综合类   4400篇
社会学   707篇
统计学   57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644篇
  2011年   736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893篇
  2008年   1037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农户家庭的教育投资,是指农村子女在经济尚未独立期间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中,由家庭支出的费用.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即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教育不再是福利事业,而是由于农民"望子成龙"的愿望,对子女未来的投资.教育投资已成为农户家庭首选的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22.
江苏省苏北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惠及1 730多万农民的系统工程。建设苏北新农村关键是要把握六个着力点: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大对苏北的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抓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苏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千万劳动力培训工程,用先进文化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重视苏北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苏北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切实把握住确保江苏“两个率先目标”顺利实现的问题关键。  相似文献   
23.
近段时期,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持续下滑的的影响,省内外的一些企业已经或即将关停,导致我省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已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积极稳妥应对当前形势,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切实解决失业返乡农民工的有关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4.
农民就业与农村社会稳定的正相关是由农民就业的功能所决定.在我国现实中,农民就业的功能突出表现为保障功能、激励功能、分流功能和协作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都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稳定.为更好地体现农民就业与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正相关,必须强化农民就业的保障功能、激励功能、分流功能和协作功能.  相似文献   
25.
在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开展民主革命,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发动和领导农民.本文从农民问题角度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26.
张兴华  陈炜 《浙江统计》2004,(12):33-34
为了解当前山区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和农民就医状况,最近,丽水市莲都区农调队采取与村干部、乡村医生座谈、实地走访农户,以及发放调查问卷表等多种形式,从全区23个乡镇(街道)中随机抽选了10个乡镇(街道)的11个行政村的110户农户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表明,丽水山区农村卫生医疗设施不好,农民患病不少,农民期盼不少.  相似文献   
27.
《领导广角》2003,(6):57-59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谏言献策的热点话题。3月6日。温家宝同志参加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湖北代表团讨论。谈到“三农问题”时强调:共产党人一定能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他还特地询问代表团里是否有来自监利县的人大代表。当地税费改革实施的情况怎样?农民的负担是否真的降下来了?而三年前。担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也是在两会召开期间。就“三农问题”上书国务院领导。反应了当地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三年后。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结束之际。李昌平第一次面对电视镜头回忆了他当时上书总理的心路历程。阐述了他对“三农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28.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农民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随着各种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项目的增多 ,征地纠纷也日益增多 ,如何在征地过程中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如何解决被征地后农民的失地又失业问题 ,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农村衰落和农民社会经济地位下降问题在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性”地剥夺了农村人在城乡之间、甚至工农之间进行选择的权力的同时,不断地强化了城市人的超越性权力,使农村向城市的单向资源输出变为强制性和掠夺性的。发达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说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一般是与一定社会的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在我国,只要注意到政策的策略性和渐进性,城市对农民开放所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就可以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0.
张连华 《中华魂》2008,(11):62-63
近几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只注重硬件建设和环境的改善,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使农民尽快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水平。因此,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乃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