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板料在拉深带凸缘的零件时,必须伴随一定量的局部变薄,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成形高度是由两种变形叠加而成,即拉深变形和局部变薄。  相似文献   
72.
宋斌  倪士勇  宋新华 《职业》2016,(23):46-47
本文主要介绍了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主干课程"飞机钣金手工成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运用多种考核方法,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航空企业培养专业对口、岗位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3.
由于电子束自熔焊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间隙适应性效果差,在焊透的情况下极易产生焊缝表面下塌等缺陷,影响焊缝的成形质量和接头力学性能。课题组采用电子束间隙填丝焊焊接方法,分别以QCr0.8和304不锈钢为母材,紫铜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开展了电子束自熔焊和间隙填丝焊两种焊接试验。对比两种焊接方法下的焊缝成形质量,重点揭示了电子束间隙填丝焊接头成形特点。结果表明:电子束自熔焊存在明显的焊缝表面下塌缺陷,而电子束间隙填丝焊对接头间隙适应性效果非常好,可获得成形质量良好的焊缝;可以极大地改善焊缝表面下塌缺陷。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当间隙值为1.2 mm时,电子束间隙填丝焊焊缝表面下塌量仅有0.1 mm,对应的接头最高抗拉强度为240 MPa,全面优于铜/钢电子束自熔焊接头。  相似文献   
74.
以叶轮蜡模制作为例 ,阐述快速成形技术在精密铸造中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复杂零件的蜡型制造难题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喷射沉积高强铝合金显微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喷射沉积A l-Zn-M g-Cu合金的显微组织,同时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工艺得到的组织中晶界偏析不严重,晶粒多为等轴晶,且组织均匀,得到的沉淀相组织细小、弥散,沉淀相尺寸大约10 nm左右.  相似文献   
76.
拉深筋可以用来防止内皱的出现,本文对环形拉深筋的变形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讨论了筋的结构参数对拉深力以及筋的阻力的影响。其结果是:上述三种力的大小主要受板料对筋的最终包角、筋及槽的圆角半径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7.
通过广告业的跨境运营,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行销和精神生活的商品化过程,广告助生的世界性消费主义文化已隐然成形,它必将对全球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先前商业文化较少染指的地方产生影响,传统人格的广告化,民族精神的商业化,私人领地的公共化就是这种影响的表征.  相似文献   
78.
本文根据板材失稳理论推导了考虑板平面不同方向n值影响的失稳计算公式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FLC。通过对08F钢板的实测,建立了同种板材不同的实际FLC,并与理论FLC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9.
简要叙述了双相钢的特点、生产工艺方法、微观结构主力学性能,对其在铁路客、货车车辆车体制造上的应用前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0.
武玉和 《职业》2011,(23):175-176
现代制造业正朝着高效率、低能耗、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冷冲压设备,配上现代化的控制技术,能实现高速、高效、少或无切屑加工,无疑是制造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