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48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815篇
理论方法论   180篇
综合类   1401篇
社会学   163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胡奎 《领导广角》2002,(10):29-30
在对国内8个城市的调查中,不下4成的市民不了解自己的市长在做些什么。看来,依靠报纸头版头条来维持亲和力的传统“宣传”方式得变一变了,因为中国老百姓们期望自己的市长能展示更多的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22.
社区医院 民营行不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惟 《社区》2002,(24):44-46
中国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大多是公共卫生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因此它所面临的问题和要达成的目标还不是仅仅一个产权制度的改革就能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23.
迈向安全福利:上海市民的社区安全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需要是社会福利的重要部分,社区安全感是值得关注的社会议题。鉴于社区与市民生活的相关性以及上海在中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问卷资料对上海市民的社区安全感进行探讨。本研究旨在达成两个目标。其一,根据社区安全感的结构,描述其不同部分的特征;其二,基于研究发现和解释,对如何改善社区安全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4.
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民社会孕育了宪政文化,培养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中国历史上缺失市民社会和现实中市民社会不成熟是中国难以实现宪政与法治的根本症结。因此,中国建立宪政之途和走向法治之路就是培育和形成成熟的市民社会。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加强政治民主化和权力监督,推动社会利益分散化和利益多元化,推动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多样化,这既是为了培育成熟的市民社会,也是在铺垫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相似文献   
25.
一、调查背景 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了当前历地产市场形势,研究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会议认为,近年来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大。正确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及时解决出现的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理性思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公权力与私权利资源在不同阶层按不同方位排列组合的历史,与此同时,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基于自己的立场对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目前我国的权利(力)状况是公权力强、私权利弱,公权力经常侵犯私权利,因此我国应当明确划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确立私权优位主义的指导思想,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并发挥社会组织在公权力与私权利冲突中的润滑剂作用,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揭示了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认为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和法的关系.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推动法学研究和中国法治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市民社会是一个以人格独立为前提,以平等交往为标志,按照非强制性原则和契约观念进行自主活动的生活共同体。这是一个社会成员能够以直接的方式当家做主,可以充分享有行为自决权的领域,是一个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29.
资金短缺是我国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直接原因,多元化的融资结构是发展基础设施产业的必然趋势.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对缓解基础设施产业资金短缺是必要的,对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加快体制改革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存在着市场准入和行政制度等障碍,民营资本的进入受到严重制约.为化解民营资本的进入障碍,应该从投资范围、融资渠道和法规体系等方面制定措施,吸引和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  相似文献   
30.
本文论述了市民素质对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锦州市民素质现状分析 ,提出锦州市民素质建设模式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