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献锋 《新天地》2011,(10):255-255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减负”的呼声也曾一度高涨。为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根据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就学生作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现就语文方面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2.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民人口庞大,对社会的稳定极其重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面临的世纪性难题,就是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应该从城乡二元结构、农民的增收与减负、稳定土地承包政策入手,既要注意国家财政的政策扶持,也要注意相关措施的配套,采取综合性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农民就业,使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83.
当前农村税费改革是对农民减负可持续性的一个检验。广东顺德农村税费改革的进程表明:不断注入财政转移支付不一定是农民减负持续发展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而政府职能、机构以及公共财政管理方面的制度变革才是其可持续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考察顺德农村税费改革,观察相关制度变革的互动过程,揭示出发生在顺德的制度联动变革为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奠定了一个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顺德经验对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农业、农村、农民。2004年,国家又进一步加大农民种粮的扶持力度,对农民种粮实行补贴和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书购价,并从粮食肉险基金中拿出5.66亿元直补粮农,这些政策使农民从减负增收中得到了极大的实惠,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空间的提高。  相似文献   
85.
压缩课堂教学无用时间,提高学术学习时间所占比例是当前减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6.
本文在对我州学生“减负”工作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减负”以来的新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策略,是作者“减负”系统研究重要内容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7.
88.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来自于学校层面,然而通过近期相关调查发现,当今家长的一些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主要原因。文章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指出学校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更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89.
近来,教育部两次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各界对此争议不断。同一时间段,有报道称,上海有望逐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逐步取代自主招生笔试,并最终取代上海高考,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能",减轻学生应试应考负担。虽然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学业考能否最终替代高考,目前言之过早,但学业考改革话题热度不减。公众缘何对教育话题如此高度关注?面对教育减负、高考改革、教育公平等问题,应如何理清思路?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  相似文献   
90.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自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提出"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以来,基层工作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实践中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基层减负"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通过对C市Q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工作记录进行实证考察后,发现文件数量繁多与客观工作需要的矛盾、人员配置不均与基层编制紧缺的矛盾、监督考核"痕迹管理化"等形式主义顽瘴痼疾成为限制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重重枷锁.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干部政绩观异化、考评机制存在制度瑕疵、链路信息不对称等.若要继续深化"基层减负",提升治理能力,则需要通过统筹制度弹性与刚性约束、完善激励评价与考核机制、发展技术赋能与数据矩阵治理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