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6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利用粒子模拟技术对Ka波段耦合腔行波管的非线性互作用现象进行了研究。互作用电路采用的是重入式双交错梯形线耦合腔慢波结构,设计了匹配良好的高频耦合系统,并建立了一个基于CPI的Ka波段耦合腔行波管的三维电路模型。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当采用和CPI管子相同的电气参数和色散特性时,该管能在28.3~30 GHz的频率范围内有大于550 W的饱和平均输出功率,瞬时带宽大于600 MHz,相应的饱和增益和电子效率分别大于33 dB和8.39%。上述结果与CPI的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粒子模拟能较准确地对耦合腔行波管的工作性能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72.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扩张型燃烧室中,对凹腔内局部补氧的点火强化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手段研究了不同的补氧方式对凹腔内火焰分布特征和燃烧强度的影响,并针对并联双凹腔燃烧室构型,研究了在单侧凹腔补氧条件下向异侧凹腔的火焰传播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凹腔内补氧的方式能调节凹腔内的燃料浓度分布、改善凹腔内的燃烧过程,控制燃烧放热强度;稳态燃烧情况下,观察到凹腔驻留火焰的两种存在特征,分别表现为:由回流区热量反馈机制作用下的凹腔局部驻留火焰和燃烧室全局压力反馈影响下的凹腔剪切层火焰。只有在单侧凹腔燃烧建立了全局压力反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凹腔火焰的异侧传播。   相似文献   
73.
中国的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与"昆曲"有关的一应称谓,诸如昆山腔、昆腔、昆剧等,长期以来在学术理论上存在着概念混淆、运用混乱的状况。故有"辩歧"之必要。  相似文献   
74.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斗争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是土家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牛角腔"是土家族音乐当中特有的旋律基调,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方法丰富多样,土家族的大型文化史诗"梯玛神歌"唱腔和基本旋律就由"牛角腔"的音型衍变而成。  相似文献   
75.
庐剧无论在语言、唱腔风格还是表演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民间艺人一方面通过庐剧诉说黎民百姓的悲苦命运,另一方面也将坚忍、豁达和乐观的性格元素融入了剧作和表演之中,于是庐剧就形成了以寒腔悲调为主,又带有某些幽默诙谐的成分和戏谑性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76.
共鸣在歌唱中按腔体位置可分为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共鸣与音高、音量、音色的关系密切,各声区中正确运用共鸣,可使音色更加优美.  相似文献   
77.
永嘉昆剧与海盐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戏曲史家通常认为浙江温州(永嘉)是宋元南戏的故乡,在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史上,温州有其特殊地位。南戏在温州一带产生后,很快就传播到浙江各地及邻近的江苏、福建许多地区,并且出现了以这些地方为名的各种声腔,其中最早的是海盐腔。海盐腔滥觞于宋末而盛行于明代嘉隆以前,一度成为一切南唱的代表。昆山腔崛起以后,海盐腔仍在各地上演。现在“永嘉昆腔”中称为“九搭头”的各类早期南曲曲牌.可能就是海盐腔的遗音。与“永嘉昆剧”相类似的,尚有浙西金华一带的义乌“草昆”、浙东台州一带的“黄岩昆”及浙东、浙西“三合班”里的一些早期南曲曲牌腔。  相似文献   
78.
民歌《杨柳青》如按西方音乐曲式概念来分析 ,就音乐的旋律组成来看 ,似乎可认作起承转合四句体的乐段体。而在《杨柳青》的歌词中 ,明确的内容只体现于前二句中 ,后二句则是由固定的衬词组成 ,由衬词组成的衬腔正是我国众多民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歌体现象 ,是基本上相对固定不变的 ;前二乐句往往因歌词内容不同 ,充满了民间歌手的“即兴创造性” ,形成民歌中的主体部分 ,衬腔则是主体部分乐思的补充和情绪的渲染。由此 ,《杨柳青》的歌曲体结构应是一个带有补充性的衬腔体的民间二句体乐段。  相似文献   
79.
石屏彝族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其独具特色的原生态音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在传承中依然面临着严重失传危机,亟待保护。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提出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规划、协调各利益相关者、构建海菜腔旅游文化生态系统、建立保障机制等对策,以加强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80.
浅谈声音训练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美嘹亮的歌声的获得,是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基础的。本文论述了正确、舒畅的呼吸状态,咬字吐字的方法,以及正确调节歌唱时腔体共鸣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