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57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719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中通过对诸葛亮六出岐山,北伐中原,由弱者主动向强者发动的一场战争,来分析其中的原因。看究竟是所谓的诸葛亮个人妄动干戈,穷兵黩武,自取灭亡,还是他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所采取的骚扰敌人以消耗敌人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72.
辽代圣宗朝吸收汉族的儒家文化,从提倡孝道和妇女守节等家庭伦理入手,按照家、国同构模式,将它进一步演化为协调君臣关系的社会政治伦理,同时,又通过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整顿吏治,开展吏风建设,达到了巩固政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生当衰世的韩愈,以忧患之士的政治立场和弘扬儒学的学术追求,多方展示了其恤民安邦的思想观念,其爱才重教的政治理念,亦农亦商的经济创见,无疑为传统的政治、经济思想注入了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74.
就业原理     
《人口与经济》2012,(1):114
童玉芬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本书对就业原理从基础理论到内容体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内容上包含三个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就业本身的变动、规律和衡量部分;就业管理研究部分。  相似文献   
75.
山崎闇斋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儒学家,垂加神道的创始人。他把朱子学的基本理论与日本的神道教相结合,主张儒学之正统也就是神道之真传,从而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注入神道教义,强调神儒合一,忠君爱国,尊王贱霸。儒学与神道的结合过程也就是儒家文化的日本本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文化生长点。  相似文献   
76.
自《论语》中提出"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以来,历来对于君子儒和小人儒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后人不断赋予君子儒和小人儒全新的意义,君子儒和小人儒也在不断的发展流变。何为君子儒,何为小人儒,对于君子儒和小人儒源流的探析,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77.
乔宇 《兰州学刊》2008,(6):26-28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始终与以儒家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互动。近代中国,由于国势颓败、社会动荡,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日益明显。佛教群体中的不少僧人、居士都研读过儒家的经典,并且主张会通儒佛,试图通过改良宗教实践来实现革新现实人生的目标。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顺应时势,提倡儒释融通,尝试改良道德,成为太虚倡导的“人闻佛教”之外的另一股重要的变革思潮,不仅在近代居士佛教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对于当代提倡宗教对话、倡导和谐世界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8.
为振兴儒学,唐代儒家学者李翱以儒为本,重新重视<中庸>、<易传>等儒家经典,吸收同时代佛学心性理论,著<复性书>三篇.李翱在<复性书>中提出具有本体色彩的"诚"的概念,并利用佛学著作<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本觉"的思维方式论证凡人和圣人心、性、情的关系,系统阐述凡人去情复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9.
群狼出洞     
一群狼被猎人赶进了一个洞里。猎人在洞口安放了一只兽夹,哪只狼先出洞就会被兽夹夹住。不过,其余的狼就得救了。狼群在洞里饿了一天一夜,它们讨论谁先出洞的问题。老狼说:"我年岁最大,我先出洞不大合适吧。"小狼说:"我的年龄最小,不该我先出去。"母狼说:"我家里还有三只狼崽等着  相似文献   
80.
毛庆 《云梦学刊》2007,28(3):40-49
从文化领域去确立人格定义,即:人格就是一个人最基本品质、品格的总和。屈原与儒、墨、道、法诸家之人格观分内外两层,内层主要为人格典范与人格理想,在这一层,屈原与诸家及诸家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而在外层,各家均有差别,特别是在内核外化形式、与现实的关系及人格操守的坚持性上,各家差别甚大。屈原则与墨家较为接近。从人格观之全面性、完整性、统一性上观察,屈原之人格观当为中华民族之最高标范。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在我们寻求和重塑民族之魂和文化精神时,屈原伟大人格和人格观标范的树立,将具有无可估量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