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852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664篇
理论方法论   134篇
综合类   1178篇
社会学   246篇
统计学   32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反梯度推进:西部产业升级的一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梯度推进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 :落后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直接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 ,带动传统产业实现超越发展。近几年 ,我国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其实质就是要解决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问题 ,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则是根本出路。在这方面 ,反梯度推进理论为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产业升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发展,进行战略资源储备已越来越重要。但是民族地区出口产品结构中战略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重要的部分,出现了国家经济安全与民族地区经济利益的矛盾、民族地区经济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争取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增加战略资源储备、发展循环经济、补偿民族地区经济损失、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产品。  相似文献   
13.
马理  董云 《职业时空》2003,(3):41-43
从改革开放算起,中国乡镇企业已走过了24年的光辉历程。时至今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农村经济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始凸现其局限性,为数众多的乡镇企业正在遭遇着愈来愈大的压力和困惑。特别是强污染的小化工企业遭遇了强行淘汰的灭顶之灾。乡镇企业如何才能实现产业升级和经营模式的跃迁,强行淘汰虽然合理但突然间一刀切是否欠妥,笔者通过对黄兴镇化工业兴衰的调查和反思,认为中国的乡镇企业需要一种渐进的软着陆变革模式。湖南省浏阳市黄兴镇的化工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在90年代后期达到鼎盛,是当地政府…  相似文献   
14.
三、区域工业结构调整方向 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阶段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工业化的演进过程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来表现的。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的演进使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较快上升,并拉动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加速河南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川  纪在霞 《决策探索》2008,(20):35-35,57
河南省经济要实现新跨越新崛起,就必须把过去简单依靠消耗资源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来加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就是要加快经济转型,推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值得关注。对此问题,众多学者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大多是就现象而论。这里则从产业结构升级与相应的人力资源素质关系分析出发,认为"民工荒"是民工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不适应的结果,其根源在于民工双重身份所衍生的诸多问题,对此背后之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就"民工荒"现象带来的警示进行了揭释。  相似文献   
17.
结构调整思路:由产业升级转向产品、技术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产业政策的由来与国内外实践,指出笼统地强调产业升级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在基层也难以得到积极的响应和具体的落实。因此,在结构调整中要把重点落实到产品与技术层次上,进而宏观与微观之间才能找到最佳结合点。文中除以大量事实说明这一观点外,还就如何进行产品、技术结构调整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必须实现产业升级 ,有重点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面临“入世”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还应结合现实的升级条件 ,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传统优势产业的整合上 ,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区际差异问题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区际差异的深层制度成因,为此,在21世纪初对地区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调整措施应以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际差异为指导,有效地将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与缩小区际差异结合起来,解决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体制障碍,最终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扩展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和社区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