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76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35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告地策的行文格式与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秦代官府文书和汉代告地策的行文格式的对比,认为所谓告地策的行文程式,实际上是秦代官府文书的一种照搬。如果按照这种官府文书的行文程式来检讨那些被认为是告地策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告地策都是出土于湖北江陵一带,而且一共也就5块而已。  相似文献   
32.
二十世纪《诗经》出土文献相对比较丰富,共有13处之多。这些出土文献在《诗经》的版本研究,训诂与音韵研究、早期儒家的引《诗》论《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目前对《诗经》出土文献还尚处于个案研究阶段,课题重复、综合研究不足。应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交叉,从《诗经》的学术史、思想史、流传与分布、阶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主要叙述GPS在穿越工程中的使用,以及控制点的布设方法。  相似文献   
34.
顾丽华 《南都学坛》2007,27(2):14-20
近五年来,有关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研究有了较大拓展,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律文释疑,包括律文的制作年代、简的分类和顺序、简文个别字词的理解。二是政治史研究,包括官制、吏治、中央与地方关系、关津制度。三是经济史研究,包括土地制度、税收制度、赋役制度、货币制度。四是社会文化史研究,包括户籍问题、继承问题、妇女问题、奴婢问题。五是法律史研究,主要侧重考察《二年律令》中律令的渊源、分类与格式、法律思想、刑罚原则以及具体刑罚。总结近年学界对《二年律令》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秦汉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5.
.构建意识形态太极,是一个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最宏伟的思想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兴盛发达社会的决定性的伟大工程.因而,这将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今后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间应当完成且必须完成的崇高历史使命.没有领受这历史使命的哲学是社会历史的迷途羔羊.  相似文献   
36.
针对深圳地铁5号线5304标长岭陂隧道DK19 677施工竖井深、大特点,详细的介绍本竖井不同地质岩层段的施工方法,为地铁类似工程施工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
东晋南朝墓志的渊源、摆放位置、纪时格式及"一志多方"现象等若干问题,是前人相关研究中有所涉及,却仍有待深入的重要方面。东晋墓志出现的内在原因,是受西晋已经形成的使用墓志的风习的影响,源自西晋;而其所呈现出的外在特征,却又受到南方使用志墓砖铭的丧葬习俗,以及东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与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东晋至南朝墓志发展、定型的过程相吻合的是,墓志的摆放位置、纪时格式也同样经历了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变化过程。东晋、南朝墓志中的"一志多方"现象,虽然比较特殊,但大多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与偶然性,且出现的时间也不稳定。  相似文献   
38.
清代、民国与现代学者在前后百余年间对《尚书》中"文"字的考证研究,首先由若干学者不约而同地独立提出,而后又经历数代学者持续递进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论证的精确性上、在所关联学术背景的重要性上、在"小题大做"的选题范式上、在数代一流学者持续递进的研究范式上,都有典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慎独”本义新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慎独”说在儒学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但从郑玄、孔颖达、朱熹以至王栋、郝懿行、王念孙,其解释莫衷一是,近年来由于出土资料的发现更引发了新的争议。本文在王栋、刘宗周、王念孙、凌廷堪、梁涛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郑玄以来解“慎独”为“谨慎独处”是错误的,而王念孙以及令人据筒帛《五行》篇解“慎独”之“慎”为“诚”亦不可信。传世文献与出土筒帛中的“慎独”,其“慎”宇只能以本义“珍重”为解。  相似文献   
40.
以个体的行为自由为核心的法律权利应当而且可以保障和维护以个体的内在自由为核心的普遍道德权利。这是法治正当性的内在根据。以三大绝对律令为代表的普遍道德法则是检验法律权利正当性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及其合理性 (广义 )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