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361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609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云南的政区地名始于西汉中期,此后一直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汉代至魏晋南北朝,其大体上呈延续发展的情形,相对稳定而又逐渐变化,各朝代相对于前代都有数量不等的一些增减,改易也时有发生。隋至唐前期,一种基本上是全新的政区格局经两个王朝前后相继的积极经营而建立起来,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政区地名组群,将云南政区地名的发展史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唐代以来的政区地名在这一阶段经历了整体性的、大幅度的更迭。导致这一次大变迁的原因,一是云南各地部族分化状况的较大变化,二是羁縻政区制在云南地区的普遍推行,三是隋唐政区层级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22.
以四川省为例,基于647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农地流转、农户基本情况、农户经营特征、农村金融市场特征4个方面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其对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方向及强度,分析农地流转背景下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行为带来农户金融需求分化趋势,农地流转价格过快上涨对农户金融需求有明显抑制作用,加快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已经十分紧迫,农户普遍面临缺乏抵押融资能力的困境。农地流转对农户金融需求的分化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之上,重点针对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农户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有效满足其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则是当前我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破解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23.
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导致了学科的形成与分化;作为社会分工延伸的学科分化不但分化出不同的行当,也分化出不同的学术共同体、不同的研究者个体,它与学科协作共生于学术实践,而“视界分野”、“视角”、视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代兴军 《东岳论丛》2012,33(12):163-167
本文首先对学术界关乎企业文化层次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企业文化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企业文化层次理论一“三位一体”模型,并阐述了其逻辑结构和运行机制.本文指出,企业文化各层次之间既有一体化的内在要求,也存在差异和分化趋势,因此需要企业主动实施企业文化管理,尽可能消除企业文化各层次之间的分化趋势,最大限度保证企业文化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5.
<正>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下,大到国际、国家组织,小到社会基层的具体单位组织,都会存在一些复杂的利益关系。作为领导者,在统筹处理这些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应在把握一定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与操作的方法措施。笔者认为,以下领导方略就值得加以重视和灵活运用。一、在求同存异基础上确立组织的共同目标利益多元化,即意味着人们会有对某些局部目标的不同追求,如果只有分而无合,则难以形成共同的追求与合作局面。所以,在无法  相似文献   
26.
以往学术史对二程洛学传承与衍化的研究多是粗线条或概论式的,这就无法系统而全面地展现洛学的流变史。洛学在二程之后,其衍化首先是二程弟子对洛学的传承与发展,以程门"四大弟子"为代表的门人,他们思想旨趣接近程颢,分化并不明显,但却接续洛学话语和延续学脉,使洛学在两宋之际得以薪火相传;其次是洛学的内部分化与学派分立,程门弟子四方传道,开宗立派,形成道南、湖湘、永嘉、兼山、涪陵以及金代郝氏等六大学派,旨趣不一,将洛学思想在尽可能的方向上推阐出来;最后是洛学的历史走向和影响,洛学后学虽然建构众多学派,但最终朝着闽学、心学和事功三个方向转化和定型,它们同源异流,尤其是所开出的理学与心学主导着两宋以来近千年的学术格局。  相似文献   
27.
沈亚丹 《社会科学研究》2012,(3):191-195,207
人们已习惯在四言诗之外探寻五言诗之源,但将汉语诗歌之分为"四言""五言"等仅是不得已的语言策略,已将鲜活的诗歌纳入语言的牢笼。由于诗歌本为"长言",其音节数量往往会挣脱汉字数量的束缚,而五言诗正是源于四言诗的五音节化。《诗经》主体为四音节诗,这将汉语诗歌发展纳入齐言框架。主体情境和解读方式的改变,使得原有音节长度及句读模式被打破,音节之顿挫及语气沉郁,已对音节之绵延和分化虚席以待;《楚辞》在汉初的盛行,使得"句外"之语气助词"兮",栖息于四音节模式之中,进而演化为早期五言诗之语气词,后正式分化为一个独立音节,成为五音节诗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汉初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楚辞》独白式私人视角,也使得长歌当哭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28.
贫富分化的代际传承是指上一代的贫穷或富裕传递给下一代.本文具体指财富、权力或社会地位、职业声望、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等的代际传递,这种传递在我国已经呈现出趋固化的危险。我国应警惕这种“过去决定现在”式的贫富分化代际传承.让更多的穷人及其后代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保障,建设“现在决定未来”式的公平竞争规则,完善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制度。  相似文献   
29.
沈从文的创作对近代湖南镜像有充分的动态描绘。社会变革带来家族镜像的变形,凸现出家族命运的变化、家族内部的分化;社会思潮则裹挟着湖南人前行,引发世风转变与心理嬗变,导致人性的变异与价值立场的错位。家族分化、世风转变等带来社会阶层的重构,促成人的社会角色转换,进而打破彼此的身份疆界,发生身份置换。凡此种种,皆是文化冲突使然。这是湖南镜像在近现代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也是最能够凸显沈从文创作特色的所在。  相似文献   
30.
文章将村民选举制度纳入风险研究范畴,把村民选举制度产生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不确定性作为切入点,对村民选举衍生的风险进行辨识。在分析农村社会风险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村民选举的实际运行情况,以村民选举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提出了规避农村社会风险的对策,以期通过村民选举制度创新规避农村社会风险,谋求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