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丛书文集   167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76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01.
周琼 《社会科学战线》2023,(11):113-122
历史分期是环境史学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旨在揭示环境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时空环境变迁的本质差别及形态差异。环境史分期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历史整体发展但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则,坚持一切生物及生命平等、全球生态整体观、环境变迁因果相联及互转化、地球生物及其生态系统遵循自然演替规律但会被外力打破的原则,应从长时段视角全面看待并判定人为因素在不同时空中影响力的大小强弱等问题。明确中国环境史分期的考量标准及确定性指标,是环境分期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气候、灾害、人为开发及破坏因素、生态文化及生态意识、科技、战争等是环境史分期的考量标准;地理地貌改变、巨灾、政权更迭、经济发展模式、新技术及生产力发展、生存资源、人口迁移方向等是环境史分期的确定性指标。我们如果能够确定划分原则及标准,就能在客观、全面及立体的基础上对环境史进行分期,以促进环境史学的专业化、纵深化及系统化发展,为环境史研究及问题呈现提供便捷、准确的表达。  相似文献   
502.
邓文彬  王秀英 《民族学刊》2017,8(6):66-70, 119-120
本文从语言学史的角度对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发展历史作了宏观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分期,把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一)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起步阶段(1992-2000.9);(二)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发展阶段(2000.10-2015.4);(三)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提高阶段(2015.5-),并分别梳理和归纳了各个阶段研究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