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9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01.
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赋予调研者信息优势,加剧其与未调研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是否需要披露调研活动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同时,2012年7月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将调研披露要求由在年报中集中披露改为在每次调研结束后两个交易日内披露调研细节,这为研究是否应该披露、应如何披露调研活动以减少前述信息不对称效应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准自然实验。公司的股票知情交易概率反映其信息不对称程度,通过对比2012年7月前后实地调研活动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影响变化,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相对差异变动,探讨实地调研信息披露对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影响。以公司总部所在城市的极端天气情况作为公司被机构投资者或分析师实地调研频率的工具变量,解决调研者的调研对象偏好与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建立调研活动与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知情交易概率与其被调研频率显著正向相关。但2012年7月后,前述正向关联显著弱化,且相对于无需披露接待调研情况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知情交易概率显著下降;在要求及时披露调研活动细节后,相对于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参与调研对被调研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调研中提的问题数量越多、问题的字数或对问题的回答字数越多,即调研挖掘并披露的公司价值相关信息越多,被调研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下降程度越高。及时披露调研细节有助于将机构投资者或分析师通过调研挖掘的与公司价值相关的信息迅速扩散到整个市场,抑制其进行知情交易的空间,显著降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而在年报中集中、笼统披露调研活动难以起到类似作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考虑参照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做法,要求上市公司及时披露接待的实地调研活动细节,以提升市场参与者获取市场信息的公平程度。  相似文献   
202.
证券分析师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证券分析师的行为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因而他们所做出的预测往往是有偏的,也必然影响到资本市场配置的效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证券分析师在被关注公司的行业选择上存在"趋同效应", 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和财务信息高度重视,但对公司的治理信息则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203.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实体企业金融化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实体企业将资金投资于金融类资产而对研发投入造成的挤占效应,较少从企业内部创新驱动力角度关注跨期金融化投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鉴于此,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实体企业金融化对研发投入的跨期影响,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探讨实体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效应对研发投入持续性和研发投入转化率的提升作用,并检验分析师关注和是否拥有资格资质认定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业和非房地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5.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内生性检验,对内生性问题的缓解和其他稳健性检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一致性。 ????????研究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入在当期呈负向关系,但在滞后期呈显著正相关;实体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弥补研发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平衡创新知识转化过程中的调整和失败风险,缓解管理者面对的短期业绩考核和股价波动压力,进而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持续性和研发投入转化率。分析师关注对上述作用产生负向调节效应,即分析师关注使管理者投资决策的目的和动机从关注长期创新发展向追求短期利益倾斜。在无高科技等资格资质认定的实体企业中,金融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效应对研发投入持续性和研发投入转化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研究深化了微观视角下企业金融化与创新活动的关系研究,丰富了金融化蓄水池效应的研究证据,揭示了资本市场冲击和企业异质性特征的间接影响,有助于理解企业金融化现象背后折射的投资决策和战略意图,对于提升实体企业创新驱动力、促进政府实施高效的监督和激励政策、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4.
利用分析师开通微博这一现象,探究社交媒体能否有助于提高分析师信息传播效率.主要结果表明:首先,与未开通微博的分析师相比,分析师在开通微博后,其信息传播效率显著提升,而分析师停止在微博发布消息后,提升效应随之消失;其次,分析师微博的关注度越高,信息传播效率越高.进一步发现,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效应仅适用于明星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说明微博信息的供求双方主要是明星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总之,本研究为探讨分析师社交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5.
基于汉语词汇学理论,利用“类词缀”特征的文本分析方法建立了企业转型升级词库,并对转型升级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测度;以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转型升级信息披露水平与机构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且分析师预测分歧发挥加剧抑制作用的调节效应;进一步明晰了转型升级信息披露对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不同影响,从转型升级绩效的调节作用、企业市场价值的中介作用及其脉冲响应,揭示了转型升级信息披露影响机构持股的转型升级绩效不佳的替代机制、市场价值反应的滞后机制。  相似文献   
206.
结合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效率亟待提高,及卖方研究兴起与基金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现实背景,本文探讨了分析师任职券商与基金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券商参股基金的股权关联关系对股票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基金股权关联分析师关注程度与公司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2)当股东基金对公司特质信息需求增加时,这种负相关关系更显著;(3)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实地调研是其降低股价同步性的一个重要途径;(4)基金股权关联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更准确,排除了噪音导致股价同步性降低的可能。本文研究将丰富和发展分析师与基金关系、分析师与市场信息效率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对全面认识基金股权关联分析师扮演的信息角色,激励分析师更有效地为市场提供信息服务,促进股票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7.
数字     
《职业》2014,(34):56-57
创业板5年增长约9倍 2014年10月10日,宝色股份和劲拓股份在创业板挂牌,标志着5岁的创业板已经有397个家庭成员,5年里这397家创业板公司实际从股市里募集了2774亿元。深交所数据显示,创业板目前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22562亿元。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表示,借助这些资金,很多创业板公司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08.
209.
陆益龙  李光达 《社会学研究》2023,(5):23-44+226-227
在金融市场上,券商分析师角色特殊,他们收集、整理和分析上市公司信息,研判证券市场走势,制作研究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投资建议和服务。由于研报使用价值减弱,分析师“做研报”演变为符号生产,“卖研报”嵌入券商与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和基金经理的社会关系网络。研报生产经营行动映射出金融与社会关系的结构变迁,表明金融化社会在悄悄兴起,金融嵌入与脱嵌问题再现了金融化社会形成的轨迹,也预示着金融化潜在风险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210.
本文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社会信任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中国2007—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社会信任能显著提升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并降低预测分歧度;社会信任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改善作用主要存在于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和市场竞争程度更低的行业。进一步检验发现,社会信任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并增强了企业盈余稳定性,且两者均具有重要的中介效应,表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社会信任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具体作用路径。本文从社会信任的视角为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有关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的研究,对于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加强培育优良的社会信任环境以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