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4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1655篇
劳动科学   226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223篇
人口学   68篇
丛书文集   2631篇
理论方法论   517篇
综合类   4319篇
社会学   531篇
统计学   49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630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712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现阶段中国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更是家庭社会保障的重要载体.在给予失地农民的实际收益补偿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价值,并通过对土地征收、转用和出让后的巨大增值效益分配调节,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有效替代.  相似文献   
992.
公平与效率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因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 ,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自由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起点公平 ;凯恩斯主义、制度经济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坚持结果公平。公平规则不同 ,经济效率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99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正用意 ,并不是解释经验现象中价格变动的规律性 ,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并没有以劳动价值论来否认资本主义社会“按要素分配”的现实。在马克思看来 ,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由这一类要素获得收入 ,首先靠的是这一类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 ,它在评价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上将劳动看作惟一的标准 ,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所投入的劳动。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 ,关于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非劳动者依赖劳动者而生存的观点是最基本的思想 ,劳动价值论只是他的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理论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9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培育人力资源的温床,而强大的人力资源宝库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创设教育公平的机遇和条件,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将会为我们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起到积极的护航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陶爱萍  石涛 《兰州学刊》2007,(5):199-201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推广和深入,差别收费制度也开始在实践中推行.文章借助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分析了高等教育中无歧视的差别收费和有歧视的差别收费,论证了高等教育中差别收费制度的合理性,并通过对价格歧视的福利分析得出,根据学生的需求价格弹性而制定的差别收费对教育公平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6.
回顾西方行政理论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公共行政价值呈现出从效率到公平,再到效率的回归历程.本文对西方公共行政价值演变作以述评,以期对我国行政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7.
分配正义的当代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媛 《理论界》2007,(8):174-175,2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指出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65,逼近0.47,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调查,中国基尼系数目前已高达0.53或0.54,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这一数据显示我国分配差距拉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求分配正义。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尤其是罗尔斯论及的分配正义,提出了“自由正义原则”及差别原则基础上的“补偿原则”。“补偿原则”和“分配正义”对解决当代中国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应当区分改革的过程公平与目标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改革的公平性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目标公平,一是过程公平。对改革过程公平性的评价也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将改革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其二是将改革作为行为过程本身。将改革过程作为手段,对其公平性的评价要看其是否能够有效地实现公平的改革目标;将改革过程作为一种行为过程本身,对其公平性的评价要区分平等与公平:在改革是追求更为公平目标的前提下,如果某种改革过程中的不平等差别是改革所必需的,它比其他可能的差别更少不平等,这种差别会随着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而缩小,并且这种差别的受损者能够在未来某个时期得到相应的补偿。  相似文献   
999.
正义是分配权利(规定权利与义务的界限)和评价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价值标准,核心问题是权利与义务的配置平衡问题。正义可以分为个人正义和社会正义,个人正义本质上是社会正义的个体化形式。正义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正义的历史性和阶级性。社会正义可以在领域上分为经济正义、政治正义、法律正义、伦理正义;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  相似文献   
1000.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做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为全面深刻的研究.尽管其正义观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也具有一些启示意义.特别在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较多的时候,在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在扩大中产阶层人口比重等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