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91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520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两大法系刑事预审程序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是不同的诉讼理念、司法传统和法律背景的必然反映。我国应当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正时建立符合国情的预审程序。  相似文献   
7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内容,它既是真理观又是方法论。将其用于对刑事诉讼现象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长期以来对刑事诉讼规律的认识存在某些误区,导致刑事诉讼制度建设上诸多缺陷。在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之际,有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对人类社会刑事诉讼规律的认识,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人类刑事诉讼的文明成果,使我国未来的刑事诉讼制度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3.
从清末至民国前期 ,传统司法以欧、日体制为蓝本 ,开始其近代转型。在刑事诉讼法制领域 ,确立起检察公诉、四级三审、言词辩护等新式制度。此一时期的刑诉法制建设 ,涤荡封建法制残余 ,着意采纳欧日各国先进诉讼原则 ,其所定刑事诉讼程序 ,已大异于封建时代的旧法 ,彰显出融入世界先进文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4.
认为"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这并不正确.在诉讼中,证据并不就是事实.而事实并不是人.证据作为在诉讼中证明待证事实的根据,必须有物质形态,能够为人们去收集并向裁判者举示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诉讼中的证据与事实,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事实是证据的内容,而证据是事实的载体,"人证与物证"是证据的存在形式;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并不是证据,而是证据中蕴含的证据事实.证据并不就是事实,但证据必须蕴含事实.  相似文献   
75.
辩诉交易与正义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辩诉交易可能以丧失正义为代价 ,这是人们对辩诉交易的合理担忧 ,也是辩诉交易合理性争议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 ,在刑事案件数量巨大与司法资源相对有限的紧张关系中 ,辩诉交易的选择既是无奈的 ,也是理性的。当然 ,在辩诉交易制度中 ,正义不能牺牲 ,应当最大限度地保障司法正义的实现。保障正义的主要途径在于 :限制辩诉交易的案件范围和交易的内容、幅度 ;对辩诉交易实行有效的司法监督 ;设立司法救济手段 ,对严重牺牲正义的辩诉交易以审判监督程序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价值”一词的本意入手 ,引出刑事诉讼的价值既要“本身是值得羡慕的”,又要“对于某种目的来说是有用的” ,并以此对原有的刑事诉讼价值理论进行了评判 ,然后提出本文作者的观点———价值效益理论 ,认为公正、人权和价值投入 (包括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 )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刑事诉讼价值在于以最小的价值投入实现最大限度的公正和人权。文章最后还将该理论应用到我国实践中 ,对刑事诉讼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77.
在司法实践中,证据材料的价值与效力体现在其运用过程中。办案人员收集证据的种类、方法,对证据材料的取舍,无不受到证据运用原则的影响与制约。正确理解证据运用原则,分析证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证据运用原则的构建与完善,有利于推动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指导司法实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8.
浅谈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避制度源于司法公正 ,目的是保证司法人员中立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诉讼上的角色冲突以及先入为主。我国历史上有诸多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并有可借鉴之处。我国目前的回避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 ,应当完善立法、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79.
刑事诉讼中证人必须出庭作证是世界各国的通例,而我国因立法和观念上的原因,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十分普遍,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就必须在立法上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及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0.
随着刑事诉讼体制改革的深化,证据规则将逐渐建立,而作为其中必要组成部分的侦查取证规则严格规范侦查取证行为,有效防止违法侦查的发生,从而从源头上避免非法证据的产生,同时,确立侦查取证规则符合刑事诉讼发展趋势。侦查取证规则有其特有的、不同于其他证据规则的法理基础。侦查取证规则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模式,并主要围绕强制侦查行为即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搜查、扣押、勘验检查与鉴定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