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袁学伦 《经理人》2007,(11):54-57
“不创新,就死亡”,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这句名言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意味尤为深远。一个企业唯有不断创新变革,才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2.
经过“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 ,上海明确将科教兴市作为指导城市未来发展的总战略 ,提出“到 2 0 10年形成城市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机制”。为此 ,本文尝试全面介绍和导入国际理论界关于创新城市理念和战略实施方式 ,并在借鉴比较的基础上开发了“城市创新力评价体系” ,对上海城市创新现状、瓶颈以及潜力予以评价 ,进而提出全面推进城市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
李茹 《决策与信息》2011,(10):240-241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离不开创新环境的建设。其中内部环境要素是驱动创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仅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探讨了企业内部创新环境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84.
《人力资源管理》2010,(5):88-88
据香港媒体报道称,《商业周刊》今年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名单,虽然苹果连续第6年蝉联冠军,但在前25名中,美国企业首次成为少数。而亚洲表现突出,多达15家企业上榜,远超过2006年的5家企业。  相似文献   
85.
《经理人》2009,(9):30-35
经济低迷,如何使企业逆风飞扬,获得更优秀的业绩?资金紧张,有限的钱花在哪里,才算花在了刀刃上?“对我们来说,这个刀刃是创新。”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志忠说——2009年,安踏的研发费用上升至1亿元,这个数字是5年前的10多倍。由此带来的收益也非常可观:2009年前两个季度,安踏的订单数同比增加30%以上。  相似文献   
86.
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成机理模型:基于海尔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重大而突出的管理课题,也是全球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针对传统理论的缺陷,本文基于系统、动态、多元的视角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通过海尔案例的实证性分析,揭示了可持续竞争优势四面体协同成长(T)—创新力与控制力动态效率统一(C)—学习能力演进(L)的企业持续发展生成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广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问题、企业发展理论的范式问题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丛林的整合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袁学伦 《经理人》2007,(11):40-42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任正非的这句话浓缩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正是这种强烈的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88.
王雪 《成才与就业》2022,(S1):166-168
作为双创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双创思维”、训练学生“双创本领”的重要责任。第二课堂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内容灵动、形式丰富、资源广泛、实践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而第二课堂的学习、实践内容多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将个人追求与祖国发展同向,在充裕的时间、空间里发挥更多的创造力、创新力。可见,第二课堂与双创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服务双创教育、培养双创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城市创新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力是一个包含创新潜力、创新活力、创新动力和创新实力的综合能力系统.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创新力"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构建了城市创新力理论框架,创建了城市创新力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国内主要城市的创新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提升城市创新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