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92.
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创新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出发,努力促进学生创新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落实"十二五"规划,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是关键,执行力是保证,创新力是基础。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陈春生教授近几年着力研究如何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等,已初步形成理论框架。2011年3月17日,笔者与陈教授就学术成长经历、学术成果以及对如何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的理解和把握等方面进行访谈,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4.
《经理人》2012,(10):58-59
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创业投资基金,搭建广阔的境外上市平台;目前已投资项目430个,成功上市的企业有86家,上市足迹遍及全球近20个资本市场;创新探索政府引导基金,将已投资项目按照产业链条的相关性进行嫁接,整合资源提供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95.
为了提高技术创新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针对其个性特征、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特征,采取多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魏后凯在《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撰文指出,当前我国产业集群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在于:①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企业间合作交流少,且缺乏信用。②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尤其一些传统产业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中心,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很低。同时由于金融担保和风险投资机制的缺乏,中小企业贷款困难,融资成本较高,由此影响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③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影响。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其垄断优势,一般都把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控制在母国。④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不少集群缺乏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为企业提供公益性产品开发、信息咨询和其他配套服务,而金融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缺乏创新启动资金,研发能力受限。⑤创新人才高度缺乏。在许多传统产业集群,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产品设计和经营管理人才大都高度缺乏,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劳动力技能基础。⑥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企业跟风、仿效风盛行,随着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格,进行自主创新的压力将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97.
王景云 《学术交流》2008,42(4):179-181
文化作为精神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并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互动的过程中,文化力作为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这样一些"硬实力"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取代资本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建构和强化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路是:提升文化凝聚力是其根本路径;增强文化创新力是其关键因素;扩大文化传播力是其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8.
陈进 《青海社会科学》2004,(1):152-154,143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力的培养 ,它的基础性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个性。本文在对大学生创新个性内涵及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 ,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创新个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个性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杨俊杰 《经理人》2007,(11):2-2
本期《经理人》杂志聚焦企业的“创新力”,历经半年评选出“中国最具创新力公司”30强。  相似文献   
100.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要在增强国家竞争力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必须提升创新能力.大学创新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创新和社会服务创新.当前,我国大学创新力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在创新活力与创新实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其根源是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的缺失.中国大学提升创新力的对策主要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大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通过制度创新来提升大学创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