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0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08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杨明  牛潇 《公关世界》2023,(8):67-69
在当前新时代发展下,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关于推进职业教育的文件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创新改革,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提升到素质教育战略高度中来,鼓励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劳动教育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在劳动教育的引导下,高职院校还需要彰显自身的本土特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劳动教育,以此培养学生们的劳动品质,帮助学生们形成劳动观,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确保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对此,本文主要浅谈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创新性实践研究,具体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52.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揭示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强调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原则。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特邀5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视角对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进行解读和论述。其中,杨须爱教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华民族政治传统与实践、中国通用文字、中华典籍等四方面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郝亚明教授认为“创新性”是理解中华文明历史延续的密码,是理解中华文明当代复兴的钥匙,是理解中华文明未来走向的指针;严庆教授认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国人追求团结内聚的信念、捍卫国家统一的气节,也内在地决定了各民族与国家共命运的选择;青觉教授认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突出表现为接纳多元与尊重差异、开放对话与交流互鉴、多元融合与求同存异的核心原则,汇集于“文明以止”的信念;马忠才教授认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缘于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的优良传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底色。  相似文献   
653.
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创造性是构成劳动的三个基本维度.但传统敬业精神往往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体现为“热爱、勤勉、克制”等工作作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敬业精神也由传统的以道德定位向现代的价值定位方向转变,劳动的创造性或者创新性工作日益成为评价劳动者敬业精神的重要尺度,与此相对应,“创新”成为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本质.中国特色的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敬业精神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反映,它以创新为核心,是“实干作风、奉献思想、追求卓越”三者高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654.
新时代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就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市的儒家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性:两地儒家文化根植于深厚的现实环境,同广府文化、商业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和近代西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传承和发展中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特色。深度挖掘珠海市、中山市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对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55.
中华传统廉洁文化蕴含了深邃的思想智慧,凝结了对“何为廉”“何以要廉”“何以倡廉”的系统思考。传统廉洁文化之所以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社会历史条件变化发展的时代需要,是传统廉洁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夯实传统根基的现实需要。社会文化发展的可遗传性特质、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使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可能。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是: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大众性与先进性相统一,运用批判继承、借鉴改造和守正创新方法,促进传统廉洁文化形式、内容和功能的转化发展。  相似文献   
656.
657.
《日本学刊》2023,(2):F0004-F0004
《日本学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华日本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关注日本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中日关系热点问题,以及日本研究中比较重要且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注重刊发具有世界和区域视角、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侧重当代或历史问题的深入探讨且突出启示意义的成果;注重刊发应用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学理性文章,特别是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敬请海内外学界同人惠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58.
温朝霞 《探求》2023,(1):63-7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并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体,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很多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要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深入挖掘和阐发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且服务于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659.
马丽  张小军 《学术探索》2023,(9):129-135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发的重大标志性概念范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标识新时代的学术概念。考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要涉及四个核心概念:“文化自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个结合”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分别作为立场、方法、原则、目标出场的四个核心概念的共时演进中完成了建构,朝着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方向延展,并展现出人民性、系统性、问题性的基本特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660.
介绍了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机制建设、过程管理控制、激励措施以及创新训练实践平台的搭建,制度措施到位,切实推动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