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733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32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00篇
理论方法论   212篇
综合类   1898篇
社会学   405篇
统计学   12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就对西藏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增强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等将是未来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数学建模是一门融合了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以  相似文献   
92.
刘娟  王敏 《职业》2012,(33):112
为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在对某高职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3.
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组织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执行力软弱是重大问题。执行力与执政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执行力包括在执政能力之中,执行力强执政能力未必强。建立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就是要培育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能够使基层党组织在具体复杂的工作中增强其执行力。  相似文献   
94.
对于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束缚,积极提倡创造性思维教学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创新能力需要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加强经济视角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5.
96.
目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是高职高专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改革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体系和技能竞赛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推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7.
《决策》2020,(1):7-7
从城市排名来看,深圳一马当先,杭州、广州分居二三位,南京、武汉、苏州等城市排名相对靠前,这些城市创新资源丰富,创新生态良好,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创新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地区分布来看,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态势。在前26名城市(创新能力指数超过60)中,14个城市位于东部地区,18个城市位于南方。  相似文献   
98.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
陈凯洲 《生存》2020,(12):0041-0041
在新课程理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创新实践,与时俱进,是教育强国的百年大计。以美育人,创造未来,是美术教育的理想境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0.
以安徽省S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对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因学生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授权和科研项目数量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有限等原因,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仅达合格水平。基于此,可通过构建"双维度"意识,建设"四架构"通识能力课程体系,通过"五进入"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等途径,有效提升艺术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