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65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6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76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41篇
综合类   1639篇
社会学   249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从历史学科的特点、阐述了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这对于历史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名利场》中的比喻及其人物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萨克雷在《名利场》中最常使用的技巧。它对于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特征,如爱米利亚的“寄生藤”形象,蓓基的“女妖精”形象,乔斯的“寄生虫”形象,都宾的“老马”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诗歌创作论是苏轼诗歌理论创造的精华。其中“有为而作”的真实涵义,表明了苏轼创作视野的开阔,与其散文创作中的“文以述志”说相辉映;他关于诗歌创作中审美态度的见解,更是空谷足音,这主要得力于其创作实践,也与庄子的影响分不开,。其“博观”说重积累,重厚积薄发,亦具开创性。其审美创造的方法论,充满深刻的辩证法,又以创新为着眼点,因而精见迭出。在语言运用方面,则提出了“街谈市语,皆可入诗’的卓越见解,突破了历来重雅轻俗的传统偏见。从总体看,并以诗论史为参照,我们便会发现,自成一家体系、十分重视美的创造、注重实践性这三者,构成了东坡诗歌创作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54.
走向“被看”的美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传统美学走向当代形态、经历了多方面的变化的进展中,“看”的美学有着走向“被看”的因素,且经历一个由沉沦到解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55.
《经理人》2005,(11):106-106
一、需求创造:需求可以通过企业的努力扩大和创造,这就要求企业明确需求的可创造性,发现、创造、提供价值。二、目标诉求: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要与目标市场相适应,找准目标市场的诉求点,制定目标人群能接受的价格和渠道,采用他们普遍欢迎的促销方式和广告媒体。  相似文献   
56.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都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都要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57.
《领导文萃》2006,(11):35-35
在当今的改革辨论中,颇有些人人喊打的既得利益者出来责怪大家“仇富”。然而,听听他们的讲话,往住让人想起“何不吃内麋”的晋惠帝。在中国.有谁恨姚明?有谁恨超女?有谁恨外企的白领?又有谁恨年薪不过3万上下的“富人”?张维迎和任志强举出的所有例证,都不足以说明中国人“仇富”。恰恰相反.这些例子说明中国人尊重财富,尊重创造财富的个人。大家恨的是什么?大家恨的是一个大学教授.靠校外的“油水”,年收入上百万甚至几百万,钱来得不清不楚,还出来给富人说话.  相似文献   
58.
破坏与创造     
王悦  宋真 《领导文萃》2006,(3):87-87
佛陀在山上遇到了歹徒阿格利玛,阿格利玛杀人不眨眼,当然也不打算放过佛陀:“都说你法力无边,看来也不过如此。我今天要砍了你的头,让大家知道咱俩谁更强大。”“死之前,我有一个心愿,”佛陀指着身边的桃树说,“请砍下这根树枝。”“那太容易了,”剑起枝落,阿格利玛把开满桃花的树枝丢给佛陀,“还有什么要说的?”“我还有另一个愿望,”佛陀怜惜地拾起桃树枝,“现在请让它长回去。”阿格利玛大笑:“你这个疯子,谁能把砍下来的树枝接回去呢?”“可怜的人啊,”佛陀回答,“你认为自己很强大,因为你能轻易伤害生命。但破坏与摧残是最容易做的事,…  相似文献   
59.
所谓以人为本,从哲学上讲就是把人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和实践发展的目的.反映在具体工作中,要求我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研工作中的以人为本,总的来说就是"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从人的现实情况出发,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从人的现实环境出发,围绕人的利益、情绪、愿望、呼声、疾苦、经验、创造等来确定调研的课题,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大多数群众的意见来确定调研的方式、方法,从为人的生存、生活和全面发展出发得出调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0.
本文深入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造的相关概念,并对知识的测度提出了符合网络环境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技巧和知识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相应的给出了数学表达,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在此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