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722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6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482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1155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37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制造业产业如何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中合理定位和选择发展道路尤为重要。通过中国制造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明确制造业产业发展阶段,可以有效制定相关政策予以促进或抑制。因此,运用产出增长率法、产业生长曲线法、综合指标分析法等方法,基于1993—2014年的制造业产业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基于3种不同方法所得结论基本一致:1/3的制造业产业仍然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半数制造业产业已经处于成熟期,少数则处于衰退期。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业,可分别采取创新发展、转移产能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2.
基于2000—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国县域尺度28个制造业行业的生产函数,从产业生命周期特征分析、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析、产业生命周期对集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集聚经济的产业异质性和动态性,结果表明:1制造业总体存在逆成长型、成长型与稳定型三种生命周期演化模式,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之间具备显著差异,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年轻化、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稳定化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成熟化特征;2产业的专业化随成熟度增加呈倒"U"型分布,多样化呈现递减趋势;3地方化经济呈现"U"型分布,城市化经济则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初期和后期的地方化经济大于城市化经济,中期的城市化经济大于地方化经济。1  相似文献   
103.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拓宽国内资金需求渠道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技术溢出效应,迎合了装备制造业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双重特征。当前,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处在资本密集型占主导的发展阶段,对 FDI的偏好性较强。研究表明,安徽省装备制造业与FDI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FDI能够有效促进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但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对FDI的吸引力较弱,且各具体行业对 FDI依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方面,安徽省应注重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对FDI的引致能力。  相似文献   
104.
探讨新工业革命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阐述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新工业革命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我国制造业战略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以两化融合为契机,加大制造业人力资本投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完善制造业公共创新服务体系并进一步构建新型政策扶持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技术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工业化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产品+服务”的新型服务型制造成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价值共创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市场变化环境下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转化,构建融合生产性服务与服务型生产的价值共创模式的服务型制造系统,并结合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装备制造业构建这一系统可以采用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对装备制造业的成功转型与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6.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而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可能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而呈现差异。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其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其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并不显著,显示出中小企业在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研究建议,应保障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有效供给,促进中小型企业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引导中小型企业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和发展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从而进一步发挥技术创新投入对中小型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文章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提取农机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素质初始条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初始质条目进行筛选和优化,确立了由胜任“技术”维、胜任“能力”维、胜任“知识”维和胜任“特质”维这四个因子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素质模型,提出基于该模型的职位分析、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  相似文献   
108.
技术进步与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存在密切互动关系,在强调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过程中,发挥并实现二者的耦合协调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依据耦合协调相关理论,建立"技术进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系统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从制造业整体、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和时间三个维度实证考察并分析15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技术进步与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互动发展的状况,研究表明:(1)从制造业整体看,平均意义上制造业"技术进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耦合协调度整体表现为稳固上升趋势,但技术进步相对滞后导致二者耦合协调度不高。(2)从三大要素密集型产业看,技术密集型产业耦合互动关系最佳,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协调发展局面,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次之,劳动密集型产业失衡状况最为严重。(3)从时间维度看,对比分析2000年和2014年指标容易发现,"技术进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系统耦合协调度产业分布规律整体上呈现"锁定"态势,且技术进步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耦合协调的强度与二者自身发展水平始终存在正相关关系。(4)从技术密集型产业内部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系统的耦合度划分为比较稳定型、总体下降型,就协调度而言,仅基础药物产品和药物制剂制造业协调状况出现恶化。为此,建议从战略意识、技术攻关、产业异质等方面精准施策,提高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位置,形成二者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9.
110.
对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艳兵 《城市》2007,(5):32-34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主要体现.滨海新区必须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坚持以功能拓展促进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提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