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56篇
丛书文集   1127篇
理论方法论   186篇
综合类   4105篇
社会学   18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副动词是俄语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相当于汉语里的连动结构、介词短语"在……时候"、具有原因、目的、条件、让步意义的并列复句和表示行为方式的次动词谓语。英语通常译作分词或分词短语。  相似文献   
92.
"乐土"顾名思义就是"安乐的净土",这一意象来源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山海经》和《诗经》,是古代先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新中国十七年文艺作品中,艺术家们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新时代角度,在革命家园的想象中赋予"乐土"意象全新的、与时俱进的、革命性的意义:在革命家园中,人们激情洋溢,革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新中国十七年文艺中所营造的"乐土"境界与以往的"乐土"有所不同,它并不注重浪漫的、唯美的境界塑造,而是回归现实,从生存本真的角度出发,构造的是一个一方现实主义的"乐土"。  相似文献   
93.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代表长诗《老水手之歌》,以老水手和婚宴客人的对话为主要内容,通过老水手的叙述营造了特殊的“炼狱”环境意象,而诗中的人物形象更是蕴含着独特的宗教原型,是一首蕴含浓厚宗教神话色彩的诗歌。在诗中,以红色为底色的航海过程象征着耶稣由受难到死亡再到重生的过程。老水手、信天翁、水手们所代表的人物意象,则是整个基督教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原型形象。解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柯勒律治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94.
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常常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进而借物抒情。而这种意象的使用也使中国古诗词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喻意美。在诗词英译的过程当中,由于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也常常需要译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中文诗歌意象翻译的研究在中国的翻译发展与文化传播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无论是恢弘壮丽的中国古典神话还是神秘浪漫的希腊神话,都有很多关于蛇的神话故事。而蛇意象在两种不同特质的神话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意义。中国神话中的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图腾崇拜,而希腊的蛇在《圣经》的文化底色中,依旧禁锢于耶和华对于它们原始的诅咒,永远摆脱不了诱惑和邪恶的本性,是祸乱之始、灾难之源。由此,中国、希腊...  相似文献   
96.
自古以来云意象就受到文人的重视,范钟诗词中的云意象在数量上与内涵上都尤为突出。范诗云意象以黄、白、碧为主,喜欢用的修饰词有浮、飞、流、归等动词,以及高、层、孤、断、火、香、愁、凉等形容词。范钟的云意象更加关注的是与自然有关的生活场景,将云意象当成大自然的工艺品来欣赏,与其他的意象构成和谐的画面。不同季节、形态与色彩的云都具有各自的内涵、风味与作用。从不同角度展示范钟的喜、哀、悲、愁等丰富情感与对自由、隐逸、忧国等的精神寄托,既有意象的画面美、诗歌的韵味美,又有内部的忧民、离思、隐逸等审美特征。在情感方面,因其个人经历,范钟多赋予云意象悲凉的色彩。  相似文献   
97.
从"黑"的字体演变入手,涉及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谈到"黑"的本义为黑色,进而引申至其他意义。其他意义则从名词、形容词、动词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联系至现代词汇中关于"黑"的新用法,主要从网络新词语入手,探讨"黑"的整体语义变化。探究"黑"作为偏旁部首的情况。  相似文献   
98.
季汝甜 《现代妇女》2014,(3):221-221,235
意象是构成文学的重要部分,西方二十世纪出现了意象批评,关注作品意象层面,探讨意象机制。本文结合西方出现的新批评和语言学的新发展来分析意象批评的历史,意象的分析批评方法和哲学上的回归。  相似文献   
99.
电影《白鹿原》中反复出现的麦田画面,暗示了影片原乡特质的农耕文化背景。而其持续地凸显"麦田"背景下诸色人等的"身体"的规训和惩戒、反抗和革命,更是意图以直观但深邃的方式表达个体与宗族文化的深层互动。"麦田中的身体"则因承载了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内在冲突,经由电影简化、剥离的美学实践而转化为一种革命和被革命的意象。  相似文献   
100.
人体素描是艺术院校绘画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提高绘画技巧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素描教学模式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长期存在着重技巧、轻语言的倾向。本文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则原则上既要保留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的严谨和科学,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挥和艺术语言的提炼,通过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首先是通过理解人体结构,把握人物造型的准确性;其次是通过探索人体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体现画面的情境性;再次是通过夸张、变异人体结构,表现人物的精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