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9篇
劳动科学   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资讯     
《领导文萃》2012,(12):134-139
经济中国仍是很多邻国的机遇今天,中国仍是很多邻国的机遇。北京以非同寻常的投资率提升技术实力、巩固基础设施、提高工人技术,所有这些保证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上升,同时,工资水平也快速上升。但生产率提高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统计》2013,(1):14-17
近几年来,随着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较高水平,物价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与以往价格波动背景不同,近几年国内劳动报酬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且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的现象,劳动报酬变化对市场价格是怎样影响的,在多大程度内产生影响,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劳动报酬变化对价格影响的  相似文献   
13.
杨乾忠 《经营管理者》2013,(25):201-201
一个国家的主要经济目标是为居民创造高水平并不断增长的生活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生产率将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标准的主要决定因素,因为它构成了人均国民收入的基础。高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有助于实现高收入,还允许人民能够选择更多的闲暇而不是长时间的工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创造了赋税性的国民收入,而这些收入可以用来支付公共服务,提高国民的生活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人工成本课题研究总体情况第一,建立人工成本宏观监测系统的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企业产品滞销,各项成本价格上涨,经济效益下滑。特别是近几年来,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对企业效益和就业形势产生极大影响。目前,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如何处理好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各方面十分关注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  相似文献   
15.
劳动定额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劳动定额既反映了生产过程的技术规律,又表现出社会制度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组织生产、经济核算、成本降低、技能考核以及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由此产生的近期和长期经济以及社会影响应高度关注,及早绸缪。经济奇迹的背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之久,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经济奇迹。大量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奇迹与先前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经济奇迹的共同点都在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即有着相对劳动生产率而言的过剩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0,(24):27-27
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及其他机构发布了《2009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该报告显示,2009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333亿元,比上年增加3590亿元,增长18.2%。各地建筑业发展快速,江浙地区的优势尤为明显;从业人员较多的地区,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建筑市场较为开放,江苏、浙江、北京的跨省施工情况普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收入分配改革将积极追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简言之,未来的收入分配改革将追求两个"同步"、两个"比重"和两个"公平"的奋斗目标。收入分配改革如何实现两个"同步"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经济增长方式应深入微观个量层次。从微观个量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包括:劳动型、资本型、技术型、劳动──资本型、资本──劳动型、技术──劳资型等六种形式。从宏观总量上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在短期内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系到“九五”计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远景目标能否实现。但是在目前,我们也不能因为要转变增长方式而全盘否定粗放型增长的作用,特别是不能否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型,劳动──资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明晰企业产权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