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88篇
劳动科学   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从理论上讲,一切社会化大生产都是由两个并列的经济过程组成,即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从社会再生产总体来看,生产决定流通,没有生产就没有物质产品,也就不会有流通。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流通与生产又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制约。流通过程的顺畅与否取决于贸易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32.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不是马克思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化劳动转移旧价值、活劳动创造新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观点。把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说成是马克思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认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是通过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来实现的,也是不正确的。先进机器设备和新材料的使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少了劳动消耗,降低了成本,从而使剩余价值得到增加。但这并没有改变物化劳动只转移自身旧价值、不创造新价值的事实。不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价值的源泉都是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者的劳动。  相似文献   
33.
“十四五”期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劳动生产率增速对于GDP增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经济转型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进一步分析,探究其增长源泉。对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扩展,并利用各省市1998—2019年数据,对劳动生产率进行回归估计和增长分解。研究的主要发现有:OLS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劳动生产率在产业结构转变期间确实经历了“结构性减速”,但分解的结果表明,这种减速主要存在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对高劳动生产率部门反而有一定积极作用;回归和分解的结果表明,出口结构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仅发生在低分位处,且总体效应较小;产业结构转变期的资本产出弹性更大,且资本深化仍是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最大动力;教育数量和教育质量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方的水平,目前教育扩张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仍有促进作用;转型期间劳动生产率的分布更加集中,表明省际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趋同,分解的结果表明主要是由要素回报导致的。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未来引导产业结构向生产性服务化发展,进而引导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是缓解转变期经济“阵痛”的重要途径;同时,兼顾教育数量和教育质量的教育扩张将更有益于劳动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34.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也是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七一”讲话发表后,我国经济理论界就围绕着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展开了讨论,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记者杨义芹专门就此问题采访了南开大学谷书堂教授。以下是记者与谷书堂先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35.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特征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2 0世纪后期特别是 90年代以后 ,美国形成了以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协调化、持续化和无周期性经济危机为特征的农业新经济。这一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代表了当今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对世界已经和将要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我国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除其相关影响 ,保证其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及顺利参与国际竞争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已经成为热心改革的人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3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业突破了僵化体制的束缚 ,在全面深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得到了优先启动和发展。应从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对我国农业优先启动的背景和动因进行认真分析 ;根据二元结构理论和转变传统农业理论 ,提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基本假设 ,对我国农业优先启动的理论模式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8.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都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劳动力能力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劳动力能力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主要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因素,分析人口政策和人口生存周期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温岭市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处全省前列,在台州市内,位居龙头老大。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1996年全市劳均农业产值仅为1635.5元,比台州市平均水平低116.8元,处于倒数第3位,与经济强市极不相称。现根据生产力三要素作如下分析:1.生产者的因素。作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其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智能和体能两个方面。劳动者的智能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者的文化决定的,其体能则主要是由劳动者的年龄因素决定的。据农普资料显示,温岭市农业劳…  相似文献   
40.
民主管理,是提高企业科学决策水平和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应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民主管理方式,提高民主管理水平,通过落实民主管理制度,把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努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国企民主管理的现状从国企民主管理现状来看,尽管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不足.——民主管理氛围不浓.当前,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因受产能过剩、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管理跟不上等因素影响,企业发展缓慢,甚至亏损;企业职工收入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干劲不大,民主意识淡薄,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民主管理氛围不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