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3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727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200篇
人才学   173篇
人口学   58篇
丛书文集   1341篇
理论方法论   553篇
综合类   3141篇
社会学   671篇
统计学   77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546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近年来,学生社团的不断壮大,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团,为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者的融合有效地推进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3.
郭艺勋  杨芳 《管理学报》2005,2(Z1):99-101
结合实际企业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咨询与监理的经验,讨论了ERP项目咨询与监理及其融合的必要性、特点和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64.
长三角区域合作建设国际制造中心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阻碍了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用行政机制来调整长三角地区间的行政摩擦,有悖于一体化的实质。打造长三角国际制造中心,上海要大力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江浙要用产业集聚方式推进制造业崛起;只有实现长三角发展机制的一体化融合,才能实现大范围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学习欧共体务实的经验,区域合作要从具体的项目做起;关键是要实现长三角区域市场竞争规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65.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两个部分,外部动力主要为消费拉动力、市场导向力、政府引导力,内部动力主要为企业利益向心力、融合要素渗透力、技术创新推动力。在上述动力影响下,企业层面,以单双向视角,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两类企业协同化的融合模式;集群层面,以内外视角,构建点对点、点对群、群对群的融合模式;区域层面,以区域协同视角,构建区域产业联盟的融合模式。基于此,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6.
67.
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一体两面,对其关系的不同理解形塑了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两种知识传统——"国家认同"和"认同政治"。强化同一性的国家认同传统彰显了政治认同相较于文化认同的高层次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崇差异性的认同政治传统则突出了文化认同的相对主义立场及其优先性。这两种知识传统虽思想主张各异,但都秉持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二元分立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的缺陷在于:既无法准确把握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本质,同时对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认识不足。在其现实性上,对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解必须扬弃这一分析框架所固有的个体视域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视域融合中实现民族共同体认同追寻意义和确立归属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本文厘清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制,并基于2007—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2)全国层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区域层面,东部、中部、西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中部直接效应最大,东部间接效应最大。据此,本文提出健全金融支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体系、强化人才支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和加强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69.
在元代传记中出现了大量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这些传记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其中色目人与中原文人的交谊与契合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色目人融入中原社会,遵从中原礼俗,学习中原文学艺术;中原文人与色目人友好交往与互动,赞颂色目人的品格与成就;色目人与中原文人合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展现了元代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的现象,体现出多民族一体的状况,可见多族士人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努力,为涵括多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70.
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转型要求。然而实践中,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功能堕距、资源配置失衡、机制运行不畅与目标整合难题,阻碍了农村环境治理的发展,成为生态环境层面城乡融合的发展羁绊。面对客观形势,以城乡融合为导向,在城乡互融互通中整合城乡环境治理资源,重塑农村环境治理主体、要素、机制与目标,实现城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发展的路向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