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本文认为,新疆行政区划的历史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城市型区划的最终确立,是新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本文论述了新疆城市型区划的产生、发展并最终确立的过程,揭示了导致其转化的各种因素,分析了新疆城市型区划确立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宁区作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连续多年始终保持在高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区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区划调整进展顺利.全区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纪检监察工作如何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光兰 《金陵瞭望》2007,(12):73-73
去年3月份乡镇区划调整后,笔者对全街道各村(社区)的基础教堂点进行了走访调查,从全街道基督教的现状来看,农村基督教的发展有以下3个方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管理是城市政府依据国家有关城市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的占有、分配、使用而进行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城市土地管理作为协调人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国家措施,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城市土地管理面临着两难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从聚落生态位研究的新视角,尝试提出聚落空间生态位的新概念,基于这一视角对聚落景观的分布及特征进行了新探索。其次借助聚落形态学和景观意象的研究方法,将闽台传统聚落景观分为5个景观区和18个景观亚区,并分析了各景观区的文化及景观特征。最后依据闽台传统聚落景观的区划结果,提出打造福建区域传统文化圈;开发闽北的综合文化观光休闲游、闽西的客家文化探秘体验游、闽南的台湾同胞入闽寻根探祖游、台湾的大陆同胞访台品渊源访亲游和高山族文化访古体验游等闽台区域传统文化旅游精品;推进传统聚落在保护中的合理开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晋陕蒙汉族民歌类型区划、结构区划的基础上,聚焦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民歌数量巨大,体裁特征突出;民歌影响力甚巨;民歌分布地域差异鲜明;形态特征明显、相似度较高,并佐以直观的音乐地图。同时,揭示了地理区位、自然地理、政治历史、现代革命、方言等因素在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徐州市与铜山县存在市县同城矛盾。依据行政区划调整理论,剖析徐州市和铜山县同城而处的矛盾根源,阐述了行政区划调整后对徐州发展产生的扩大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协调发展;节省政府运营成本;减轻老城区发展压力的积极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分割行政权力、完善社区自治、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等调整后政府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主体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它的提出是对区划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与主体功能区有关的理论研究将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一个理论热点,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将不断涌现。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和方法也将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充实。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长株潭城市群"重点开发区"功能定位的框架下,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等数理方法,结合当地实际,将长株潭城市群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一般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五类主体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与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之构建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被界定为禁止开发区域,必然要对其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态补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应当结合当前主体功能区划的政策导向,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依据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等理论,为缓解现实矛盾,需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的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涉及政府与市场两种基本途径或机制范畴,合理安排相应的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制度构建的关键在于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立法调整,无论是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还是市场经济手段的生态补偿政策,都需要立法确定其方针原则、实施模式及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