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9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2178篇
劳动科学   88篇
民族学   399篇
人才学   179篇
人口学   199篇
丛书文集   3097篇
理论方法论   563篇
综合类   5784篇
社会学   840篇
统计学   1173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1121篇
  2013年   857篇
  2012年   1057篇
  2011年   1019篇
  2010年   1057篇
  2009年   1029篇
  2008年   1122篇
  2007年   915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个一般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深刻动因;制度创新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性制度创新,一种是诱致性制度创新.因而对制度创新的作用还需做历史地具体考察,不能泛泛而谈.本文认为,在市场化改革的起步阶段,以地方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即强制性制度创新占主导作用是合理的;但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应适时地转换制度创新方式,即由强制性制度创新为主过渡到诱致性制度创新为主,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区域科技基础与科技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科技基础和科技环境的评价 ,提出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思路 ,建立了区域科技基础与科技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陕西省和北京市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3.
84.
85.
李宏 《兰州学刊》2004,(4):148-14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上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6.
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自治权的存在是我国区域刑事法律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而通过制定顾全大局、兼顾特别的变通性、补充性刑法规范,可缓解这一冲突;通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逐步消除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距,进而达到彻底消除这一冲突,实现法制统一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7.
看胶东半岛城市群如何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静 《决策》2003,(8):48-49
  相似文献   
88.
89.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刍议魏后凯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一方面,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由过去主要强调备战和缩小地区差别,逐步转移到以经...  相似文献   
90.
近十几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由南向北移动、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带,而不是从东向西移动,从而使中国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走向,将会带来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发展机遇期的区位优势、区域差距和失业等问题。中国在招商引资中实行区域性优惠政策是不明智的,客观结果事与愿违,政策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