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9世纪美、俄区域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与俄罗斯在工业化进程中都出现了涉及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区域开发现象 ,由于美国西部和俄国东部经济地理条件各具特色 ,使之在吸引资金、劳动力、技术诸方面产生了不同的效应。美国西部开发中形成的商品性开发模式、俄国西伯利亚开发采用的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 ,也同两大区域的资源和区位特点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不同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2.
雷州半岛地域开发与产业布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州半岛的合理开发与产业总体布局态势,直接影响到环北部湾经济带的启动。本文通过对雷州半岛区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主要限制因素的背景分析,从宏观角度提出开发与布局的总体模式、产业发展重点及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3.
依据湖南中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限制因素,今后该区域的开发思路是:抓住洛湛铁路建设的契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采取点轴开发模式,进而促使新经济增长带形成。  相似文献   
54.
重庆直辖市的成立,为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的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促进新重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进而担负起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所赋予重庆经济中心的重任,一个应该而且必须抓好的方面,就是实现区域发展的PRED协调。PRED协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入口(P)、资源(R)、孙境(E)与发展(D)”的协调。这个概息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首先,区域是个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耦台而成的条因素、多层次的动态有机系统。这些因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区域呈现出鲜明的结钢性。…  相似文献   
55.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区千篇一律地搞区域开发规划,但并未带来明显的效益.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科学的区域经济研究手段和现代化的区域经济管理工具,而地理信息系统不失为一个科学的区域经济开发管理工具.本文即从分析区域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和功能入手,着重分析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经济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6.
小族群及其传统文化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稀缺资源而倍受旅游业青睐.生活在汉藏边缘的白马藏族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小族群.本文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比较,分析近10年来的旅游开发对白马藏族在服饰、居住、饮食、文化艺术与歌舞、语言、婚姻、宗教信仰、族群意识等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并对白马社区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保护及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7.
为了跟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跟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中国目前应当抓紧整合海域为新版块,并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一起纳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海洋经济开发专项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有鉴于此,必须对于整合海域为新板块纳入国家区域开发总体战略进行价值定位,并依据实施海洋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现实条件进行机遇认定,进而做出实施海洋区域开发战略的对策创意。本文通过构建海域开发体系,改善地缘经济关系,造就和谐海洋氛围,促进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开发格局和总体战略,真正实现"经略海洋"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58.
可持续农业是中国对世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即农业的持续产出应建立在对资源的优化利用、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及现代技术体系支持之下。雷州半岛的特殊区位决定其地域资源特点是:①热带气候资源丰富,光热充足;②土地资源种类多,利用复杂,潜力大;③淡水资源相对短缺;④具有多样性的生物系统。然而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灾害繁多、强度大及水土利用不尽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建立等制约因素和问题。指出,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及对策,深度开发光、热、水、土资源,建立生态农业和集约化、商品化、专门化的外向型产业体系是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9.
论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区域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它对区域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人类的区域开发活动必须遵循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原则,区域开发应该具有全局性、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和稳定性。为了在区域开发中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就要树立新的环境资源价值观,扩大对资源范围的认识,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保证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0.
日本(1945~1986年)区域开发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阶段性战略,日本1945~1986年区域开发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1945~1955年,能源资源的开发,为恢复经济发展服务;1955~1968年,在后进地区建设“新产业城市”和“工业特区”的“据点式”开发;1968~1973年,“大规模项目”开发,主要进行全国高速交通网和“大规模工业基地”的建设;1973~1986年,“定居圈”开发,标志着日本的区域开发由经济开发转向国民生活开发,而1983年开始实施的“技术聚集城市”开发则把高技术产业分散到了地方。这时期日本区域开发的历史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