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7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91篇
管理学   4161篇
劳动科学   241篇
民族学   413篇
人才学   322篇
人口学   217篇
丛书文集   4035篇
理论方法论   831篇
综合类   8414篇
社会学   1325篇
统计学   1909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31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1722篇
  2013年   1454篇
  2012年   1709篇
  2011年   1668篇
  2010年   1633篇
  2009年   1715篇
  2008年   1713篇
  2007年   1367篇
  2006年   1109篇
  2005年   958篇
  2004年   803篇
  2003年   711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市场分割在其内部结构上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三个组成部分。由于区域异质性的存在,不同区域的市场分割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通过相对价格指数、职工工资价格方差指数、固定资产价格方差指数对我国28省(市、自治区)的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分割现状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近年来虽然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但市场分割空间差异仍然存在,特别是劳动市场的分割程度有显著差异,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效应。区域市场分割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因此,应以创新为驱动,打破市场分割,以体制改革为依托,促进区域协作,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非正式制度建设,以此加快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后稷的地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并由此延伸出后稷感生神话的存续形态、变迁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陕西武功地区秉持传统的"陕西关中说",地方文化学者因其所处场域而凭借惯习来选择策略,积极通过地方文献整理、古迹修缮、著书立说等活动建构了后稷神话在当地的物象叙事、语言叙事与行为叙事。地方文化学者书写区域史的知识生产过程造就了后稷神话在地望纷争背景下的多元传承形态,形成了"神话主义"的一个特例,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一方水土养这一方人,一方人必讲这一方水土"的颇有反思意味和探讨空间的知识社会学命题。  相似文献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交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社会科学及文、理、工、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而的学术研究论文和问题讨论等。本刊主要栏口有应用经济研究、管理研究、物流研究、社会发敁研究、法学研究、爾言文学研宄、  相似文献   
14.
孙晋  钟原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4):145-154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兼顾公平和效率价值,其中前者通过政府制度供给的方式维护,后者则由市场竞争机制予以保障,这是该战略实施的理论逻辑,其法治保障也围绕此展开。政府方面,中央政府应在尊重地方差异的情况下合理制定财政、金融以及产业政策方面的宏观调控法规,地方政府则应从城乡一体、户籍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市场方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应通过竞争执法与私人执行的相互协调具体保护各区域经营者的竞争利益;从中观层面来看竞争法应进一步发挥其"创造"竞争的功能,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来限制部分区域公权力对竞争秩序的妨碍;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应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从而在全国建立起统一、开放的竞争体系,实现整体竞争。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菲  李顺龙 《东岳论丛》2019,40(7):120-12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至关重要,已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看,区域环境恶化已经引起各国的共同关注,关系到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问题,因此,环境改善迫在眉睫。从长期看,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环境外交政策侧重点不同以及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诸多因素使得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具有艰巨性。从未来发展走势看,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又具有可行性,以中日两国环境合作为例,利用"囚徒困境"模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中日环境合作符合两国共同利益,这一结论具有代表性。环境合作的具体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即从功能合作到制度合作、从双边到多边环境合作平台的机能整合;通过制度的安排与设立,以及利用国际环境制度来促进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现有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评价不管是在指标选择上还是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评价结果不具可比性与可靠性。鉴于此,拟以生态学的视角,把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运用于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并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个评价法在得到合理结果的同时,还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能有效弥补现有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