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8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609篇
劳动科学   242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146篇
人口学   195篇
丛书文集   1514篇
理论方法论   345篇
综合类   2967篇
社会学   479篇
统计学   138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民生看点     
我国城镇五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100万个日前,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生介绍,五年(2003~2007)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累计超过5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由2003年的4.3%下降到2007年的4.0%。  相似文献   
62.
发展经济是人民群众拥有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基础,然而,经济的发展能否不断满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经济增长能否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这似乎仍是我们急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3.
时硕 《管理与财富》2008,(11):11-11
一.产生背景 任何一种经济政策或经济主张的施行无论其来源还是其目的必然都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桑弘羊生活在一个多种矛盾交织的时代。西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经济萧条,府库空虚,为了稳定统治缓和财政状况,汉初统治者主张“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推行与民休息、轻摇薄赋的治国之策。  相似文献   
64.
文化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人类需求,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2002-2005年河北省11市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5.
“入世”会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也可能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格局也会发生变化。为了应对入世后我国财政经济所面临的新形势 ,本文从财政政策角度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6.
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下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下收入分配关系调整这一问题的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差异与和谐的关系,从实证中探明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表现和原因,探索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思路,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一精神下,关注收入分配"不公"这一社会现象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推动收入分配法制化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7.
姜学霞 《职业》2008,(13):9-11
近来,收入分配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系列难点、焦点问题,作为薪酬问题专家和政府研究机构的官员,苏海南先生对大家普遍关心的薪酬改革问题有着很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8.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哈尔滨市农业已经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发展阶段转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新的发展阶段。从近期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新举措。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引导。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情况下,更要政府在  相似文献   
69.
农民区际流动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必然现象。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我国现阶段农业经营比较效益过低、农业投资不足和农民负担过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国情原因;农民追求个人利益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个人原因。农民发生区际流动对国家而言,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催化劳动力市场发育、社会矛盾的解决;对城乡社区而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民发家致富。国家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区际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其中绝大部分完全脱离农牧业生产.虽然这种劳动力的流动能够给农村牧区带来经济收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的知识、技能与所从事岗位不适应问题、转移劳动力子女教育问题、劳动力输出地人才流失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给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妨碍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